第18章 日記 51(1 / 1)

B2過去沒多久,我就上了B2區間,這樣早出發並且有位子的情況下是可以做出這樣選擇的。六月到來,想象已經看不到這些我們記憶中的東西了,大概等到我們的小孩出生,便會重新拾起,也就沒有遠去的記憶了。最近同事們討論的上幼兒園問題,都很頭疼,想象十多年前上小學,我也是在每個開學的9月看著他們找人找關係的去報名,那時應該是更加沒有現在的政策吧。像我這樣小時候就出門了,然後記憶中的都不在現實中,感覺距離遙遠,對那些有著故事的地方也就幻想故鄉般的存在了,實際上記憶中的早已麵目全非。而那些人不變的還在那裏,直到有一天再次見到那必是穿越時間的感覺吧。東園小區是個90年代修建的住宅區,現在來看所有的配套已經齊全,幼兒園到中學都有了,還有東園公園,那應當是當年的明星小區。而今早的拌麵是在其中的一個地點,那是一家在路口的店,或者不叫,大概10平不到,轉角的兩麵都開成了門,整個的室內隻放下了一張500乘700的桌子,最重要的操作台兩個台麵3平米左右,那麼他的經營現狀是怎樣的呢?早上7點35出門了,走到那5分鍾,然後點了兩碗加蛋的,錢一般是自己放在桌子上的,然後自己找零錢,那個台麵也就是調料台,出餐台,一平米足夠,然後他拿出碗三種調料醬油鹽油每種一勺,在這之前是先放麵條與雞蛋入鍋的,也就兩個鍋分別為沸水和油鍋,這樣調料打好就開始撈麵條,2米的距離直接用漏勺舀過來,水也就滴幹了,然後我自己家裏蔥末,夾蛋端走,一分鍾的時間我做了兩件事,找零錢與放蔥。實際上每天是排隊的,一般會有四五個的隊伍保持,而等待也就很快,外麵擺了兩大桌子,一般去的時候恰好隻有你的位置,通常是桌子堆滿碗,一個人的拌麵館出菜時間一分鍾保持5個人的隊伍,那桌子誰收呢?十平米的店麵有個十平米的場地在門口,擺放了兩大張桌可以坐8人,另有兩大個盆,也就是來的人首先選好座位收走碗筷進盆裏,而桌麵上也保持了10人次的碗筷,就這樣,你座位有了,用三分鍾的時間拿到了自己的拌麵,湯是在裏麵桌子上的,已經把蝦米紫菜榨菜放進碗裏,你隻需要找個有開水的開水壺倒上就可以,這便好了。這店是一個爺爺的,但每個人似乎都是在自覺的參與,沒有人多說一句,因為他做的速度是任何人都不能的,我們隻是動手完成了一碗拌麵,麵3.5元,荷包蛋1.5元。201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