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品種混雜退化(2 / 2)

(四)人工誤選退化

良種繁育過程中時刻伴隨著選擇,正確的選擇能保持和提高品種的典型性和純度,使品種不斷得到優化,而不正確的選擇會加速品種的混雜退化。在柱花草自交係親本繁殖時,對它們的典型性了解和掌握不夠,很可能會把其中生長健壯的雜交株留下,而把弱小的典型性植株淘汰,這樣會越選越雜,大大地加快品種混雜退化的速度。有時由於對柱花草品種的選擇不是選擇生活力強和產量高的品種和後代,而隻是從保持品種的純度和典型性的角度進行選擇,久而久之,雜株、劣株會越來越多,品種的抗逆性和豐產性就會降低。

(五)不良的環境條件和栽培技術

所謂良種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表現優良,離開了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適宜環境和栽培管理技術,這些優良特性很難得以發揮,並可能引起不良的變異和病變。如柱花草在幼苗時期如果遇到高溫、高濕天氣,則有可能導致炭疽病的發生而退化。不良環境和低劣的栽培技術極易造成數量性狀的不良變異和退化。

三、防止品種退化的方法

品種發生混雜退化後,品種純度降低,性狀變劣,抗逆性減弱,最終導致產量下降,品質變劣,品種也失去生產價值。

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克服品種的混雜退化。為了做好這項工作,首先必須了解品種退化的原因,做到對症下藥。從良種繁育的各個環節入手,嚴把質量關。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防止機械混雜

一是合理安排種子田的輪作和耕作,不可重茬連作,最好輪換種植,這樣既可防止前後茬收獲種子的機械混雜,也可減少病蟲害,同時要精耕細作,消滅雜草。二是在種子接收和發放過程中的混雜。三是重視種子處理和播種時的混雜,播種前在浸種、拌種、催芽、硬實處理時不同品種應分開處理。播種要選擇無風天氣,種子太輕,可以摻入少許細沙進行播種,相似品種最好不在同一苗床上育苗,往苗床中灌水時要放慢速度以免衝走種子,播種完畢,馬上插上標牌,畫下種植圖。

四是移栽時最易混雜,必須對照種植圖進行起苗,盡量做到起完、栽完一個品種,再起栽另一個品種,並及時插上標牌,畫好田間種植圖。五是防止收、運、脫、曬、藏等各個環節的混雜,收種時,要及時采收,掉落在地上的種子寧可舍棄,以免混雜;種子采收時即在采收器具內外標上品種名稱,無品種名稱標簽的種子應舍棄;曬種時,各品種的容器應隔開一定的距離,易被風吹動的種子更應注意,種子量不大的情況下,最好放在袋子裏晾曬。六是除雜,在田間發育的各個時期分別進行若幹次去雜,這是防止機械混雜的有效措施,可以在移栽 、定植 、初花、盛花和末花期分別進行一次。

(二)采取隔離措施,防止生物學混雜

柱花草是自花授粉作物,但也會發生0.1%~5%的自然雜交。因此,對柱花草種子的繁殖適當隔離是防止生物學混雜的主要措施。種子的隔離繁殖有距離隔離、花期隔離和屏障隔離三種。一是距離隔離。種植麵積大時,一般應選取地勢平坦、空曠的地段,周圍沒有非本品種柱花草栽種的地段;麵積較小時,可以利用陽畦或隔離罩防止昆蟲傳粉。隔離的距離還應考慮物種的自然雜交率,自然雜交率高的柱花草品種如頭狀柱花草,隔離距離應在300m以上。二是花期隔離。花期隔離是防止生物學混雜最有效的方法。花期隔離是指將不同柱花草品種的花期錯開,即花期近的可選取不同的播種期,或是花期本身差異大的,可同時栽種。三是屏障隔離,可以利用天然屏障,如樹林、高稈作物、高大建築物以及人為有意識地設置隔離物,將外來花粉傳播源隔開,達到隔離目的。

(三)加強田間管理,防止品種混雜退化

精細的田間管理對提高作物的種性非常重要,如堅持去雜去劣,拔除帶病植株,防治病蟲害,避免重茬連作,加強水肥管理,給柱花草品種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要適地適植,在選擇種子地時,除了要考慮種植地的土壤結構、肥力狀況、生產管理水平、機械化作業水平、隔離條件、種子生產者素質及植物檢疫要求外,應重視前茬作物的種植情況。確定種子繁殖田時,應當要求種子生產者提供前作檔案,證實種子田不存在自生植株或者種植過同種的其他品種。發現柱花草品種有了混雜退化現象後,要及時進行提純複壯,以免不良性狀進一步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