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問道(1 / 2)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

皆空,度一切苦厄。……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

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釋尊於靈鷲山說法,諸佛、八菩薩、十八羅漢、

四大金剛,十八珈藍、十大弟子,萬二千比丘環顧左

右。四方教眾悉心聽法,八部天龍護法周山。

眾弟子中羅喉羅,見蓮花座上的觀士音菩薩,眼

中閃過一絲熱切。阿那律號稱天眼第一,這一舉動自

難逃其法眼。羅喉羅乃是釋尊座下十大弟子之一,以

密行第一,聞名於世。聞經文色空之禪,不意望向以

女身法相的觀世音菩薩。不料卻被天眼第一的阿那律

所察。

法畢,釋尊以手指羅喉羅,“一念愚即般若絕,

一念智即般若生。你六根仍未盡,有孽障在心,今世

終難成金身正果。”

羅喉羅心中羞愧,俯身下拜道:“弟子自知罪孽

,願入輪回,弘揚佛法,望師尊成全。”釋尊雙手合

十,閉目不言。羅喉羅端坐在地,結蓮花手印。諸弟

子齊頌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

如電,應作如是觀……”

羅喉羅法身幻作蓮花,須臾魂魄四散而去,一縷

清魂歸往六道。

觀世音眼見羅喉羅涅滅,墮入輪回,心中暗道:

“羅喉羅乃是釋尊俗世唯一親子,十歲隨釋尊入道,

為十大弟子,以密行問世。釋尊口中不說,心中恐怕

難以割舍父子之情。羅喉羅此番輪回,必能修成正果

。何不助其一臂之力,一來可點化其成就金身正果,

二來也為己結個善緣。”頓時化作一陣清風,追隨羅

喉羅的魂魄而去。

阿修羅界,藕曲城。

修羅王海牙第緊張的在寢宮外走來走去。今日是

修羅王妃臨盆的日子。王妃遇觀世音點化,夢中吞蓮

花入腹,由是而孕。

“生了!生了!”一個女奴驚喜的說道:“恭喜

大王,賀喜大王。是個小王子!”

海牙第看著繈褓中的嬰孩,但見此子眉目如畫,

神采飛揚,臉上似有寶光流動。分娩之時,天空有五

色祥雲遮天蔽日,此子將來絕非池中之物,於是以先

祖之名命名為羅喉。初次接觸天龍八部源自金庸的小

說《天龍八部》,這個名字很怪異,後來接觸了互聯

網才知道由來。

天龍八部出自梵語,最早來源於古印度神話。天

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

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

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

、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許

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

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

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八

部眾有壽命也有神通,但是一樣會死,介乎於人與神

之間的神道怪物。

古印度神話很奇葩,也很複雜。本文改變了一些

因素,使之更貼近中國化,更容易被讀者理解,專家

、學者、嚴謹主義者勿要較真。大千世界:是古印度

傳說中的一個極大範圍的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同

一日月所照的東、西、南、北四個洲為一“小世界”

,合一千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

為一“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

”天龍八部便處在小世界。

須彌山是小世界的中心,天部居住在須彌山之上

。阿修羅居住在南部火山熔岩。迦樓羅居住在東部金

剛輪山脈的扶桑巨樹上。摩呼羅迦居住在西部大沼澤

內。龍部居住北部鹹海內。

須彌山角東南西北各有四座天門山。天部附屬夜

叉部駐南天門山,以擋南部阿修羅。天部附屬緊那羅

部駐西天門山,以擋摩呼羅迦。天部附屬乾闥婆部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