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春去秋來,又到了一年的年末。
這年底的時候,呂十三拿著賬本,大步走到了呂伯奢的麵前,鞠躬說道:“呂伯,此乃今年的賬本。”
呂伯奢隨便翻了翻,把賬本放在了桌上,似乎漫不經心地問道:“十三,你可有什麼雄心壯誌?”
呂十三心中一驚,說道:“呂伯何出此言?”
呂伯奢笑道:“不必驚慌,我隻是覺得,以你的才華,完全可以輔助一方霸主,成為良臣,功蓋千秋.”
呂十三心中轉過數個念頭,突然跪倒地上,哭著說:“呂伯,我乃平民,怎麼會成為良臣。這天下的各路諸侯,無不是功名在身的世家,手上擁兵自重者,也是朝廷武官居多。我隻希望平平淡淡終此一生,在亂世之中賺的資金,舒舒服服過完這一生。”
呂伯奢一拍桌子喝道:“胡鬧!男兒在世,首要的是建功立業,創造不世的基業,找到明主輔助,才能一生無憂,你此等心態,豈是男兒大好青春該做的事情!”
呂十三心想:當官,明主?三國這三位老兄,各懷鬼胎。老劉裝的仁義道德,但對著非嫡係一點不手軟。曹操?你呂伯奢一家差點就給殺光了,這人還能信?江東孫氏?周大都督可不是什麼唯才是用的好人搞不好投軍直接給哢嚓了。至於其他勢力,遲早是要被幹掉的,投他們?什麼時候給團滅了就傻眼了。還不如安安穩穩搞好經濟,發展保安團,舒舒服服活下去就好了。
更何況這幾位主角光環強大的老兄,手下人才濟濟,去投軍不一定有好果子吃,而當謀士更慘,頭發都愁白了未必能夠撈到好處多少。
想到此處,呂十三躬身說道:“呂伯教訓的是,隻是以曆史為鏡子來看,當年秦國呂不韋以嬴政奇貨可居,但落得個身死財消的結局;陶朱公幫助越王,最後還要隱居過日。更不要說這大漢之祖劉邦,一上台,將一眾老臣紛紛殺掉。我等平民,在帝王霸主眼中,不過如螻蟻一般,可用之時尚可低聲下氣問道,一旦天下大定,則是兔死狗烹之時。”
呂伯奢眼睛放出神采,喝道:“那難道你要成為一方霸主,問鼎天下不成?”
呂十三苦笑道:“良臣有良臣的苦,帝王也有帝王之苦。凡是帝王,都要擔心自己的生死還有管理國事的能人之選。呂伯可還記得齊恒公?秦二世?如果隻是普通人家,財通天下,此二人必可善終。因為他們皆有過人之處,但並非王侯之才。如果能作為一方富豪,他二人至少也能過得安穩一生。”
呂伯奢沉默不語,摸著下巴的胡子略有所思。
呂十三繼續說道:“呂伯,這古往今來,能成就帝王大業的人實在少之又少,而富足一生安享晚年者更多。輔住帝王,需要殫精竭慮,耗費心力,而且這帝王若是一死,又要另投明主,重新布局;還有投向了錯誤的諸侯,一旦諸侯被剿滅,必然是唇亡齒寒,連坐數族。我等平民,與其去浪費時間精力求一份虛幻的名聲,何不集中精力,多賺些銀兩,搞好自身的防衛,逍遙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