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1 / 3)

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團隊,它是由員工和管理層組成的,是合理利用每一個成員的知識和技能協同工作,解決問題,達到共同的目標的一個共同體,它的核心是協同合作。它與一般群體的區別在於它有團隊精神,反映了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有著強烈的歸屬感、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並以此為自己全部生活、價值的依托和歸宿。所以,一個管理者能否將員工的心凝聚在一起,取決於你組建的是一個團隊,還是一個群體。

好和管理者都重視團隊的建設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個人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結束。團隊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形態,越來越引起企業的重視,許多企業已經從理念、方法等管理層麵進行團隊管理。

事實證明,團隊建設在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和支持可以增加感情,可以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對與工作有關的問題,團隊成員知道得往往比管理人員更多、更細,並且離這些問題也更近。因此,更容易做出有效決策;采用團隊形式,尤其是自我管理工作團隊形式,管理者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監督他們的員工和解決員工出現的問題,使管理者得以脫身去做更多的戰略性思考;由不同背景不同經曆的個人組成的團隊,決策通常更有廣度和深度,而且,這樣做出的決策,更能具體到每個方麵,能夠大大降低決策失誤的概率。所以,如今的每位管理者都想擁有一支完美的團隊。

諾基亞是重視團隊建設的優秀企業之一,諾基亞在亞洲的投資超過17億美元,建立了8個合資企業、20多家辦事處和2個研發中心,員工超過5500人,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諾基亞能從1998年至今坐在冠軍的寶座上,靠的就是團隊,靠的是團隊中每個成員的精誠合作。他們強調保持團隊成員要溝通,要相互信任,要在工作中能優勢互補,協同合作完成各項工作任務。IBM公司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不重視團隊的建設,員工缺乏團隊精神和,新掌門人郭士納正是在變革了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把團隊建設提到了管理的前台,並針對員工培養團隊精神,才使這家全球知名的IT企業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那麼什麼樣的團隊才是完美的團隊?作為管理者又應從哪幾個方麵去打造優秀的團隊呢?

首先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好的管理者會向他的追隨者指出明確的方向,他經常和他的成員一起確立團隊的目標,並竭盡所能設法使每個人都清楚地了解、認同,進而獲得他們的承諾、堅持和獻身於共同目標之上。因為,當團隊的目標和遠景並非由管理者一個人決定,而是由組織內的成員共同合作產生時,就可以使所有的成員有“所有權”的感覺,大家從心裏認定,這是“我們的”目標和遠景。

再者是讓員工各負其責。成功團隊的每一位夥伴都清晰地了解個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並知道個人的行動對目標的達成會產生什麼樣的貢獻。他們不會刻意逃避責任,不分分內分外之事,知道在團體中該做些什麼。

然後是讓員工參與管理。管理者真的希望做事有成效,就會傾向參與,他們相信這種作法能確定滿足“有參與就受到尊重”的人性心理。成功團隊的成員身上散發出擋不住參與的狂熱,他們相當積極,相當主動,一遇到機會就參與。

所以,通過參與的成員永遠會支持他們參與的事物,這時候所彙聚出來的力量絕對是無法想像的。

還有就是成員之間要能夠相互傾聽。在好的團隊裏頭,某位成員講話時,其他成員都會真誠地傾聽他所說的每一句話。有位負責人說:“我努力塑造成員們相互尊重、傾聽其他夥伴表達意見的文化,在我的單位裏,我擁有一群心胸開闊、性情開朗的夥伴,他們都真心願意知道其他夥伴的想法。他們展現出其他單位無法相提並論的風度和技巧,真是令人興奮不已!”

除此之外還要讓員工暢所欲言。好的管理者,經常率先信賴自己的夥伴,並支持他們全力以赴,當然他還必須以身作則。在言行之間表現出信賴感,這樣才能引發成員間相互信賴、真誠相待。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你必須把建立堅強的團隊這件事列為第一優先處理的任務,千萬不要忽視或拖延下去了。在重視團隊建設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一些事情的發生。這些事情容易蒙蔽團隊管理者的眼睛,如果不引起管理層的重視,團隊建設將會前功盡棄。如解團隊中的非正式組織。非正式組織短期內能夠很好地進行日常工作,能夠提高團隊精神,調和人際關係,實施假想的人性化管理,在團隊發展過程中,基本上向有利於團隊的方向發展,但長期而言,會降低管理的有效性,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優秀團隊成員流失。管理者必須瓦解團隊中的各種非正式組織,讓所有的員工都融入到企業的工作中來。

總之,建立一個好的團隊,就等於在你的管理中扯了一張網,網綱繩就在你手中,而網的每一根絲線都拴著員工的心,隻要你兩個手指輕輕一彈,就能震動每一個員工的心。

相信1加1大於2

在一對頭狼夫婦的帶領下,狼群中每一匹狼要為了群體的幸福承擔一分責任。比如,在母頭狼產下一窩幼崽後,通常會有一位"叔叔"擔當起"總保姆"的工作,這樣母頭狼就可以暫時擺脫當媽媽的責任,和公頭狼去進行"蜜月狩獵"。狼群中每個成員都不希望做固定的獵手、保姆或哨兵——不過,每一匹狼都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早在與成年狼嬉鬧玩耍時,狼崽們就被耐心的訓練承擔領導狼群的重任。他們這樣做是因為生活本該是這樣。

成功的團體和幸福的家庭也是如此。每位成員不僅要承擔自己的義務,還要準備隨時承擔起更大的領導責任。一個團體的生命裏很可能就維係於此。

狼不僅與同類密切合作,還可以與其他種類的生物和睦相處。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雙方合意的目標,有時就單是為了好玩兒。

烏鴉就是一個例子。烏鴉富有空間觀察的經驗,當她發現一個受傷或死掉的獵物時,通常會像報信者一樣,把狼和其他烏鴉叫到現場。狼可以撕開獵物的屍體,於是就為大家提供了足夠享用幾天的美食。

動物學家又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到原來的那個蟻巢進行觀察。盡管這次“火災”更大,但螞蟻這次卻有了經驗,調兵遣將,協同作戰有條不紊。不到一分鍾,燭火即被撲滅,而螞蟻無一遇難。科學家認為螞蟻創造了滅火的奇跡。螞蟻麵臨滅頂之災的非凡表現,尤其令人震驚。

在野火燒起的時候,為了逃生,眾多螞蟻迅速聚攏,抱成一團,然後像滾雪球一樣飛速滾動,逃離火海。那劈裏啪啦的燒焦聲,是最外層的螞蟻用自己的軀體開拓求生之路時的呐喊,是奮不顧身、無怨無悔的呐喊。

在洪水暴虐的時候,螞蟻迅速抱成團,隨波漂流。蟻球外層的螞蟻,有些會被波浪打入水中。但隻要蟻球能上岸,或能碰到一個大的漂流物,螞蟻就得救了。”蟻球靠岸了,蟻群像靠岸登陸艇上的戰士,一層一層地打開,迅速而井然地一排排衝上堤岸。岸邊的水中留下了一團不小的蟻球。那是蟻球裏層的英勇犧牲者。他們再也爬不上岸了,但他們的屍體仍然緊緊地抱在一起。

很多人認為團隊隻是一群人在一起工作而已,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團隊”的概念不是那麼簡單,團隊是指在工作中緊密協作並相互負責的一群人,擁有共同的效益目標。任何組織的團隊,都包括五個要素,即目標、定位、權限、計劃和人員。這五個要素是組成團隊必不可少之物。

團隊凝聚力是團隊對其成員的吸引力和成員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它包括“向心力”和“內部團結”兩層含義,當這種吸引力達到一定程度,而且團隊隊員資格對成員個人和對團隊都具有一定價值時,我們就說這是個具有高凝聚力的團隊。

高凝聚力團隊具有以下特征:團隊成員歸屬感強,願意參加團隊活動並承擔團隊工作中的相關責任,維護團隊利益和榮譽;成員之間信息溝通快,互相了解比較深刻,關係和諧,並具有民主氣氛。

團隊凝聚力是維持團隊存在的必要條件,如果一個團隊喪失凝聚力,團隊就像一盤散沙,這個團隊就難以維持下去,並呈現出低效率狀態,而團隊凝聚力較強的團隊,其成員工作熱情高,做事認真,並有不斷的創新行為,因此,團隊凝聚力也是實現團隊目標的重要條件。

歐美一些研究人員通過對日本競爭力源泉的深入研究,清楚地認識到:單打獨鬥是不能獲得成功的,個人的能力與智慧畢竟有限,依靠個人奮鬥的個人英雄主義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僅指望領導者殫精竭慮而沒有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或隻是提高員工的個人能力而沒有有效的團隊協作,在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已沒有生命力了,要想取得今後的成功,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應充分運用人力資源,特別是要盡力使團隊的協調默契形成強大的團隊合力。

培養團隊成員間的默契

在廣闊無垠的曠野上,一群狼踏著積雪尋找獵物。它們最常用的一種行進方法是單列行進,一匹挨一匹,領頭狼的體力消耗最大。作為開路先鋒,他在鬆軟的雪地上率先衝開一條小路,以便讓後邊的狼保存體力。領頭狼累了時,便會讓到一邊,讓緊跟在身後的那匹狼接替它的位置。這樣它就可以跟在隊尾,輕鬆一下,養精蓄銳,迎接新的挑戰。

秋去春歸的大雁在飛行時總是結隊為伴,隊形一會兒呈“一”字,一會呈“人”字,一會兒又呈“V”字,最強壯的頭雁飛在最前麵,最弱的雁排在最後麵,它們為什麼要編隊飛行呢?為什麼又要由強到弱依次排列呢?原來,鳥編隊飛行能產生一種空氣動力學的作用,一群由二十五隻編成“V”字隊形飛行的鳥,要比具有同樣能量而單獨飛行的鳥多飛百分之七十的路程,也就是說,編隊飛行的鳥能飛得更遠。而自覺的強在前弱在後,就是一種寫作,一種默契。

說到默契,曾在雜誌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名小學生要參加畢業典禮,買了一條新褲子,拿到家一量長了2寸。在和奶奶、媽媽、嫂子同桌吃飯時說了這件事情,大家都沒說什麼。但到了夜裏,幾個人分別想起了這件事情,又分別作了這件事。奶奶、媽媽、嫂子分別給剪短了2寸。結果這名學生第二天隻好穿著短了4寸的褲子參加了畢業典禮。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這一家人缺乏默契。一個家庭需要默契,一個企業,一個團隊更需要默契。一個團隊僅有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就像這個家庭幾個人一樣,會發生紊亂的。

一個真正的有效率的團隊,應該看起來就像一個人一樣,身體每一部分的配合與協調都自然隨意,妙到好處。要做到這一點,管理者必須學會在員工中間培養默契,找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

培養員工整體搭配的團隊默契,是增進團隊精神的一個表現。作為團隊的管理者,固然要讓每位成員都能擁有自我發揮的空間,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培養大家,破除個人主義,整體搭配,協調一致的團隊默契,同時,了解取長補短的重要性。

畢竟,隻有合作才會產生巨大無比的力量。因此,經常教導灌輸成員了解相互依存、依賴、支援才能完成任務的觀念,是管理者的重要職責。

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員工的辛勤耕耘,管理大師湯姆?彼得斯指出:“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有一支高績效的團隊,企業的成功是凝聚在團隊基礎上的集體行為。”在眾多的籃球賽中,卓越的籃球隊之所以經常贏得冠軍獎杯,關鍵在於他們的教練是一位極為卓越的管理者,懂得讓球隊產生一種濃鬱的“家人意識”。,因此他們的球員在千變萬化的球場上,願意在必要的情況之下犧牲個人得分的機會,在進攻當中,表現出大公無私、協調合作的精神。正是全隊的這種精神,使球隊獲得最後的勝利。

螞蟻是最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產物。根據研究發現,螞蟻的種類繁多,但它們永遠過著團隊生活。有時候一窩螞蟻好幾萬隻,也有一窩數十隻的,不過每一個蟻窩都差不多由一隻蟻後、若幹工蟻、雄蟻及兵蟻所共同組成,它們各司其職,分工合作:蟻後的任務是繁殖產卵,同時受到工蟻的服侍;工蟻負責建造、覓食、運糧、育幼等工作;雄蟻負責和蟻後交配;兵蟻的主要任務是抵抗外侮,保護家園。大家一條心,發揮各自的專長、才華,團結合作。螞蟻群策群力,發揮團隊精神的作法,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綜上所述,不管是群狼蹚雪,還是鳥兒結伴飛行,還是螞蟻的分工協作,無不給企業管理以深刻的啟示:一盤散沙難成大業,握緊拳頭出擊才有力量,任何一支團隊,成員之間必須團結一致,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無往而不勝,而培養團隊的整體搭配與默契協作更是組建一個高績效團隊關鍵中的關鍵。試想如果整個團隊沒有向上的激情和對成功的欲望,沒有合作和默契,這支團隊又何談成功呢?

讓員工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滿足了某個人的願望,使他意識到他對你很重要時,他就會倍加賣力,對你會更加地友好。其實管理中也是一樣的,如果你能讓一個員工感到自己的重要,就會有一個員工真心為你做事,如果你能讓每一個都有這樣的感覺,所有的員工都會實意為你工作。而如果你長期地堅持下去的話,你就會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成功人生。

有位公共汽車司機,是個脾氣異常暴躁的大老粗,曾經幾十次、幾百次地甩下再有兩秒鍾就可以趕上的乘客,所以,口碑極差。但是,他卻又對一位跟他非親非故的乘客特別關照,不管多晚,這位司機一定會等他上車。為什麼呢?就因為這位乘客想辦法使司機覺得自己很重要。那位乘客每天早上一上車都會跟司機打個招呼:“早上好,先生。”有時他會坐在司機旁邊,跟他說些無關痛癢卻很中聽的話語,例如:你開車的責任很重呢!你開車的技術很好!你每天都在擁擠不堪的馬路上開車,真有耐心!真了不起!等等。於是,就將這位司機捧得飄飄欲仙,這位司機想成為一個重要人物的願望得到了較大的滿足,對那位說他好話的乘客自然就另眼看待了。

在一家中型計算機公司,一位員工將自己擬好的銷售計劃在下班時塞在了經理辦公室的門把手上,不久,他便被邀去說明情況。經理開門見山地說:“計劃寫得不錯,就是字跡太潦草了。”這位員工緊張的心放鬆下來,隨即問道:“這項計劃的預算開支可能較大啊,要不我再找兩個同事一起商量商量,然後再向您彙報一下。看看我們如何幹才好?”經理不等他說完便打斷了他的話,說:“費用對我們公司來說問題是不大的,我看計劃確實不錯。你要是有信心幹好,那就去幹吧,別讓時機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