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創作
而這一周的上課時間,墨飛做了兩件事,一是開始寫書:《你也能夠複原魔方》:書的前半部分介紹相對簡單的玩法:最簡單的一層一層的複原法‘層先法’、使用公式較多但較快速的複原法、使用公式最少的複原法、還介紹有一些花式玩法,一些網友總結的玩法,還提到了四階魔方的玩法等等。
書的後半部分,提出三種比較難的玩法:極限速擰、盲擰、和最少步驟還原。
速擰:後世多數人使用CFOP法,記錄是在6秒以內,墨飛並沒有詳細講解這種方法,隻是提出了這種思路,說這可能是速度最快的解法。關鍵在於“用手指記憶,用肌肉的連串的連貫動作記憶”,而不是用眼睛憑借中間形態去記憶,是用潛意識驅動你的雙手,做出一連串的條件反射動作,而根本顧不得看中間形態到底是什麼樣子。這種玩法,主要是在練手法,盡量讓動作舒服、連貫,這個是提高速度的關鍵。當然了,這種方法使用的公式也非常多。墨飛在書中猜測極限速度是8秒內。
盲擰:盲擰可以說是每個魔方玩家的夢想,而在這個年代,還沒有盲擰魔方這個概念,現在墨飛就成了首次提出盲擰魔方的人。盲擰的定義就是不用眼睛觀看魔方,進行複原的過程。計時是從第一眼看到魔方開始的,也就是說記憶魔方的時間也算在總時間內。這種玩法對一個人的記憶力和空間想象力有極大的考驗,估計魔方的發明者也沒有想過這種玩法。後世的世界紀錄在25秒以內。
最後就最難的玩法,最少步驟還原:在這種玩法或者比賽中,不能擰魔方,隻能用眼睛觀察魔方的狀態,然後思考出最少的步驟來解決魔方。中國記錄是25,世界紀錄是20步,RB人和美國人都在比賽中成功過。
其實這個就是魔方世界中,著名的上帝之數:將任意三階魔方打亂後,最小還原步數究竟是多少?這一問題困擾了數學家長達三十多年,這個最小還原步數也被稱為“上帝之數”。2010年7月,美國科學家征用到了穀歌舊金山總部的超級主腦計算機,證明任意組合的魔方均可以在20步之內還原,“上帝之數”正式定為20。
當然墨飛在書中隻是提出了這個概念,作為魔方的終極挑戰,墨飛在書中寫的猜測是20——25之間,墨飛的理由是:因為一個複原好的魔方,差不多亂擰二十多次,就會達到最亂的狀態,反過來說,即使是最亂的魔方,用二十多次,也能完全複原。墨飛在書中給出了一種魔方的特殊情況,8個角塊全部正確,棱塊位置正確,但是方向全反了,這種狀態,必須最少用20步才能完全複原,所以上帝之數的下限墨飛確認為不小於20。
墨飛對寫著本書,還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墨飛的野心是:把這本書作為全世界玩魔方玩家的聖經,書中一開始最簡單的‘層先法’墨飛講的比較詳細,用詞也多,用了一些比喻之類,以方便兒童或者初學者理解,但後麵內容並不是詳細的講述複原魔方的步驟,而是講述為何這麼玩,講複原魔方的邏輯。墨飛隻是提供了解決的邏輯和思路,並沒有給出全部的公式,具體怎麼玩,靠讀者自己去摸索,否則把各種公式和答案全公布了,讀者也就沒有樂趣了。自己思考之後得到結果才是最有成就感的,墨飛隻是給提示一下。
相比曆史上出現的那本書,墨飛的這本書不僅兒童和初學者可以看,高手和數學家也可以看,可以一直供大家看到21世紀,也不會落伍。
……
墨飛的上課時間,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開始“創作”歌曲,仔細回憶了很多前世的流行歌曲,在紙上也記下了許多歌名,但最後,墨飛選中了一首《小草》,這首歌的歌詞和曲子,都比較簡單,符合自己目前的小學生身份,也沒有什麼可能****的問題。這首歌在八十年代風靡一時,思想也符合這個時代,就是大多數平凡人的夢想與追求,做人就應該做個像小草一樣平凡而無私奉獻、為人類創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