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依勢(1)(1 / 3)

2.1先聲奪人

“先聲奪人”謀略,係《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中的一段文字轉化而來。《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原文:“冬十月,華登以吳師救華氏。齊鳥枝鳴戌宋,廚人濮曰:‘軍誌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盍及其勞用未定也,伐諸?’”其意為,魯昭公“冬十月,華登動用吳國軍隊救助華氏。齊國的鳥駐枝駐軍宋國。廚人濮說:‘軍事上有這樣的謀略,首先派人製造聲勢,削弱敵人的士氣;然後等待敵軍士氣衰落。何不等到他們疲勞而且軍心渙散、心情不定時,再去攻擊呢?’”該文字表達的是先造成聲勢,削弱敵軍士氣,然後去奪取戰爭勝利這樣一種軍事謀略。後人稱為“先聲奪人”。後來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述韓信說的“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說的也是,發兵進攻,往往是采用先製造聲勢,然後再發兵去進攻。“先聲奪人”的謀略是古今中外軍事家常用的謀略。

公元218年,諸葛亮就曾用“先聲奪人”計敗曹操的兵馬。當時,劉備領兵10萬入漢中,曹操聞報大驚,起兵40萬親征。定軍山一役,蜀將黃忠計斬魏國大將夏侯淵,曹操聞之大怒,親統大軍抵漢水與劉備決戰,誓為夏侯淵報仇雪恨。蜀軍見魏軍兵眾勢大,退居漢水之西,兩軍隔水相峙。後來,劉備、孔明視察了戰場,發現在漢水上流一帶有土山,可伏兵1000多人,心生“先聲奪人”一計。回營後便命趙雲率兵500多人,全部帶上鼓號,伏於土山之下,孔明告訴趙雲,每逢深更半夜,隻要大本營炮響一次,便鼓號齊鳴,喊聲震天,但不出戰。而曹操每每聞聲,總疑有蜀兵劫寨,趕忙披掛出營迎敵。連續數夜,一夜數次,把曹操折磨得驚魂不定,寢食不安,弄得曹兵徹夜不得安寧,全軍筋疲力盡。曹操隻得傳令退兵30裏,尋找空曠廣闊之地安營紮寨。諸葛亮以計逼退曹兵後,乘勢揮師渡過漢水,並傳令背水紮營,自置蜀軍於險境。曹操獲報,心知孔明一生謹慎,疑是諸葛亮又施什麼詭計。為了一探虛實,曹操下戰書要與劉備作一決戰。戰鬥剛開始,蜀軍就開始佯敗後撤,又將兵器輜重馬匹丟棄在道路兩旁。這使曹操更加深信諸葛亮設有滅曹詭計。在不明就裏的情況下,曹操趕緊鳴金收兵,並掉頭後撤。諸葛亮卻趁機舉起號旗,指揮蜀軍向曹兵衝殺過來。由於曹兵心理缺乏準備,加上諸葛亮施用“先聲奪人”之計,搞得曹兵筋疲力盡,麵對蜀軍衝殺進攻,曹營鳴金敗退,猶如山倒之勢,損失慘重。

三國爭雄時,還有一個“先聲奪人”的著名戰例。當時,蜀國的張飛被人看做是勇猛無比的粗人,但他在長阪坡中“先聲奪人”,智退曹操追兵的戰例,又把他粗中有細的性格深層次得到揭示。當時,曹操在占領了襄陽後,緊追劉備的軍隊至長阪坡,雙方又血戰一場,劉備幸得張飛的保護,且戰且退,才免被曹兵追擊,後見追兵漸遠,劉備才敢下馬歇息。張飛又率20多名騎兵,回到長阪橋邊去接應趙雲。他為了虛張聲勢,“先聲奪人”,命令那20多名騎兵,將馬尾拴上砍下的樹枝,在樹林中來回奔跑,讓馬尾拖著樹枝揚起塵土作為疑兵,而自己橫矛立馬於長阪橋上,雙目圓睜向西而望。隻見經過一天血戰,突出重圍的趙雲大呼:“翼德援我!”張飛回應:“子龍快走,追兵有我抵擋。”此時,曹軍大將文聘已引軍至橋邊,見張飛倒豎虎須,手持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樹林之後,塵土飛揚,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再往前移步。一會兒,曹軍的曹仁、李典、張遼、許諸等陸續追到,也都不敢近前,隻是使人飛報曹操。曹操聞報趕來,張飛見曹操來到,便聲如響雷地大喝道:“我乃燕人張翼德,誰敢與我決一死戰?”曹軍聞張飛之聲,嚇得兩腿直打哆嗦。曹操令人去掉戰車青羅傘蓋,回顧左右說:“我以前聽關雲長說過,張飛在百萬大軍之中取上將之首,猶如囊中探物,今天相逢,我們切不可輕敵。”張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挺矛大喝道:“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的將領夏侯傑,竟然被嚇得肝膽破裂,跌倒馬下。曹操見狀,撥馬就走。曹軍眾將也一齊往西而逃,一時人如潮湧,馬似山崩,棄槍落盔者、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張飛憑英勇無比的聲勢阻嚇了曹軍千軍萬馬的追擊,此為張飛“先聲奪人”,揚塵退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曾在1941年聖誕節前夕,向德國婦女寄發了大量的聖誕卡。畫麵設計:在一棵聖誕樹下,一名德國士兵屍體靜靜躺在白雪中,又在下麵用德文寫著,“他是誰的丈夫?”蘇軍還散發題為《爸爸,我不願看到你被殺死》的傳單,畫麵是德國小姑娘在前線尋找爸爸。小姑娘天真無邪的眼神,流露出令人戰栗的憂傷與哀愁,傳單背麵寫著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已被包圍的短文。德國婦女接到聖誕卡傳單後,引發了思親厭戰的強烈反應,紛紛寫信給前線的親人,切盼早日結束戰爭,早日讓心上人回到身邊。這對德軍精神打擊很大,成了摧毀德軍的一把精神利刃。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俘的德軍羅馬尼亞20旅旅長季米特裏烏承認,“蘇聯人的宣傳,真實、生動。”德軍中尉在日記中哀歎“蘇聯人對我們的宣傳,變成了插入心中的可怕的精神利刃。”可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與“先聲奪人”的謀略運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