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無中生有”的戰例,除了解語舉例所談到的唐代張巡與令狐潮一仗使用“無中生有”大獲全勝外。曆史上還有一個曹操望梅止渴的有名實例。在公元195年的夏季,曹操統率身穿鎧甲、肩荷兵器的10餘萬大軍浩浩蕩蕩去宛城征討張秀,由於路過的地方荒無人煙,找不到水源,士兵們已經一兩天沒有喝到水了。大家筋疲力盡,幹渴難耐。曹操麵對這樣局麵也心急如焚,突然靈機一動,急中生智,他立在馬上,用馬鞭指向前方,大聲地對將士說:“我以前走過這個地方,記得前麵有一片梅林,樹上長滿又酸又甜的梅子,現在正是梅子收獲季節,大家快點前進,到了梅林就可取梅子解渴。”將士們一聽說有梅子,立即條件反射,想起梅子那股酸勁,頓時滿口生津,打起了精神。終於熬過了幹渴最後關頭,在不遠處找到了甘泉,部隊順利渡過了斷水難關。其實前麵並沒有梅林,曹操故意“無中生有”編造了這個令人口渴生津的梅子的謊言,卻產生出同真實情況一樣的效果來。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望梅止渴的事例,無中生有以假化真,幫助部隊走出困境。
在近代,許多戰爭都是由侵略者以“無中生有”的謠言作為製造發動戰爭的借口。1931年9月18日,日本開始對華全麵戰爭,就是其中一例。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一直奉行軍事優先的原則,並且將我國資源豐富的東北視為“滿蒙生命線”。特別是1927年開始,國民黨的革命軍開始北伐,矛頭直指世界各國列強的不平等條約,強行收回了漢口和九江的英租界,逼得英國從武漢撤兵,而日本帝國主義則唇亡齒寒,心感中國之舉遲早也會落到日本頭上。加上日本帝國主義在國外隻有中國這一塊殖民地,不像英國在世界上有數不清的租界和殖民地,日本軍界的強硬派一直企圖以武力阻止北伐軍北上,維護他們在中國東北租界地的特殊利益。他們首先於1928年6月3日製造了皇姑屯爆炸張作霖專列的事件,借此製造東北軍群龍無首的局麵,可是該計又被東北軍將領密不發喪的策略應對,並順利由張學良接替張作霖的指揮權,東北軍又有了新統帥,並且張學良於1928年12月公開宣布“易幟”,接受國民黨領導,使得日本帝國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1929年初,東北的國民黨外交協會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收回大連、旅順主權、收回南滿鐵路等要求,全國各地的抗日浪潮也勢不可擋。日本的關東軍是侵略中國的既得利益者,對東北這塊肥肉哪肯輕易放棄,他們策劃於密室,選定處於沈陽站與文宮屯之間,沈陽內城以北2.5公裏,既較為偏僻便於行事,又距東北軍北大營較近的地方製造事端。關東軍依計行事,在1931年9月18日22時20分,點燃炸藥,炸毀了一段南滿鐵路。關東軍以爆炸為信號,早已準備好的全副武裝的關東軍便向預定目標攻擊,日本的大炮也向北大營猛烈轟擊。23時46分,駐守沈陽的花穀山以土肥原的名義給旅順關東軍司令部發出第一份電報,謊稱中國軍隊製造爆炸,破壞鐵路,襲擊日本軍隊,兩軍發生衝突。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等高層研究,一致認為此時是訴諸武力的“絕好機會”。本莊繁司令官立即決定,按照預定計劃,迅速集中主力到沈陽,先發製人,懲罰中國軍隊,占領東北三省。19日淩晨1時30分至2時之間,本莊繁下令,駐沈陽第二師、駐公主嶺守備第一、第五營向沈陽開進,攻擊中國駐軍。駐長春步兵第三旅準備進攻長春的中國駐軍。還向駐朝鮮日軍求援增兵。本莊繁又親率關東軍司令部19日淩晨3時30分趕往沈陽。一夜之間,日本侵略軍輕而易舉占領了沈陽城。東北邊防軍長官公署、遼寧省政府、兵工廠、飛機場、東北三省官銀號等重要軍政設施悉數被占領。東北軍損失300多架飛機,步槍15萬支,手槍6萬支,重炮250門,子彈300餘萬發,炮彈10萬發,金庫所存現金7000多萬元。緊接著,日軍攻占南滿、安奉鐵路沿線重要城鎮。長春也於19日22時失守。日本侵略軍蓄意製造9?18爆炸案,然後反咬一口,“無中生有”誣告中國軍隊是爆炸事件的主謀,為其發動戰爭找到借口,實現其侵戰東北三省的狼子野心。1932年3月1日,在關東軍策劃下,成立了“滿洲國”。從此把東北三省人民拖入了災難深重的亡國奴的絕境。“無中生有”是戰爭販子發動戰爭常用的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