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計解語原文:“西漢,七國反,周亞夫堅壁不戰。吳兵奔壁之東南陬,亞夫便備西北;已而吳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漢書?周勃傳》)。此敵誌不亂,能自主也。漢末,朱俊圍黃巾於宛,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內,鳴鼓攻其西南,黃巾悉眾赴之;自將精兵五千,掩其東北,遂乘虛而入。此敵誌亂萃,不虞也。然則聲東擊西策,須視敵誌亂否為定。知,則勝;不亂,則自取敗亡。險策也。”該解語意為,西漢景帝時,發生了吳、楚等七國之亂。大將周亞夫固守城堡,拒不出來應戰。圍城的吳國軍隊轉移至城的東南角佯攻,而周亞夫猜透了吳軍的陰謀,主動加強守備西北方向。
不出所料,吳軍真的用精銳部隊進攻西北角城防,由於周亞夫有了防備吳軍攻城沒有成功。這是摸清了敵情,能正確指揮作戰而取勝的戰例。東漢末,朱俊圍攻黃巾軍於宛城(今河南南陽),下令在城外壘起一座小土山,用來觀察城內敵人情況。他一麵命令中隊擂起戰鼓向城西南方向佯攻,而黃巾軍都趕緊跑到西南角去守備;另一方麵,他親率5000精兵隱蔽到達城的東北角,乘著敵人守備虛弱攻進城去。這是黃巾軍沒有摸清情況盲目應戰而失敗的戰例。由此看來,“聲東擊西”的策略,必須首先察明敵方是否了解我方而定。如果我方掌握了敵方情況,就會勝利。如果敵方掌握了我方情況,應付自如,不亂陣腳,我方就會失敗。這是一條冒險的計謀啊!
“聲東擊西”是古今中外最常用也最易成功的計謀之一。“聲東擊西”,往往需要通過製造假象迷惑敵人,欲東而形似西,欲西而形似東,讓敵人防非所防,防備失當,而我則趁勢而為,避強擊弱,避實擊虛,達到消滅敵人之目的。解語中已就“聲東擊西”舉例進行說明,曆史上還有不少“聲東擊西”的戰例。
三國時期,魏軍在隴西一帶同蜀軍經過多年的交鋒,逐漸占據了軍事上的主動權。魏國掌握軍政大權的司馬昭,自東征以來,招兵買馬,一直存先蜀後吳展開討伐。平定蜀漢後,再水陸並進並吞東吳實現他一統天下的理想。根據這一戰略部署,司馬昭封鍾會為鎮西大將軍,總領關中人馬,調遣青、徐、兗、豫、荊、揚等州軍隊開始伐蜀準備。鍾會接受帥印後,並沒有馬上出兵西行,而是以討伐東吳的名義,命令青、徐、兗、豫、荊、揚等州建造大船,又派遣唐谘到登州、萊州等臨海的地區征集海船,擺出一副馬上要伐東吳的架勢。
東吳不明就裏,舉國上下籠罩在與魏軍馬上交戰的緊張氣氛中,而蜀國反倒認為,魏國要先與吳國作戰,自己可以喘一口氣休整養息一下。誰知鍾會是在利用常人思維,即東吳在江南水鄉,攻打東吳需要造船,攻打蜀漢在內陸需要馬、車的規律,以命令屬下造船,裝出要攻打吳國的模樣,實現迷惑蜀國放鬆警惕,不必合縱連橫向吳國求援;另一方麵也鎮住了吳國,使吳國不敢輕舉妄動派兵救援蜀國。鍾會的“聲東擊西”的謀略,果然讓蜀漢思想麻痹,缺乏防備,又置吳國不敢輕舉妄動。鍾會於魏景元四年七月初三日出師,一鼓作氣,很快就攻克蜀國的漢中。後來又用所造的船隻再去討伐吳國,一舉兩得。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其目的是為了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而地處抗擊匈奴南北通道上的莎車國,卻有意煽動周邊的小國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國。莎車國國王眼看著班超聯合於闐等國向其討伐,緊急向龜茲國求援,討得救兵5萬多人。而班超率兵卻隻有2.5萬多人,雙方兵力對比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班超決計以“聲東擊西”之計智取莎車國。他首先派人在軍中散布對其不滿言論,製造不敢與龜茲較量準備撤退的假象。並且將這些信息有意讓莎車俘虜聽到。
一天黃昏,班超命於闐大軍向東退卻,自己率部向西後撤,又故意讓俘虜在撤退中逃脫回到莎車國。龜茲王聽到被俘士兵逃脫所得情報,知道班超不敢與他交戰,已兵分兩路向東西方向逃竄,大喜過望,立即命令兵分兩路跟蹤追擊,其中1萬多兵員由他親率向西追殺。可是,班超趁夜幕籠罩沙漠之機,僅後撤10裏地,大隊人馬便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隻顧前追,其實追過了班超隱蔽地域。班超看到龜茲王帶兵已經遠遠追過,然後集合隊伍迅速回師,與事先約定殺回馬槍的東路於闐人馬兩麵夾擊,殺向莎車追兵。莎車王突遇漢兵與於闐軍隊從天而降,又未見龜茲王的援兵相助,被嚇得魂飛魄散,潰不成軍,隻得乖乖認輸請降。而龜茲王氣勢洶洶追了一夜,卻未見班超軍隊蹤影,又聞報莎車國已被平定的消息,救援莎車國已無實際意義,隻得悻悻收拾殘部,回龜茲本國安營。班超巧施“聲東擊西”妙計,終於打敗了莎車國與龜茲的軍事聯盟,為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打通了戰略通道,奠定了勝利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