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以逸待勞
“以逸待勞”最早出自《孫子?軍事篇》:“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精,蓄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其意為,對於敵人的軍隊,可以挫敗它的士氣,對於敵人的將帥,可以動搖他的決心。(敵人三種士氣狀態),當其旺盛的時候,有如朝氣那麼銳利;當其倦怠的時候,有如晝氣那麼衰弱;當其疲勞的時候,有如暮氣那麼消沉。善於用兵的人,要避開敵人的銳氣,而在敵人懈怠疲累時去進攻它,這是掌握士氣的方法。以我軍的嚴整對抗敵人的混亂,以我軍的鎮靜對抗敵人的喧嘩,這是控製軍心的方法,使我軍就近占據陣地以待敵人的長途跋涉,使我軍能夠以逸待勞,用我軍的飽食對待敵人的饑餓,這是發揮戰鬥力的方法,不要對抗部署嚴密的敵人,不要進攻陣營嚴整的敵軍,這是靈活機動的作戰方法。孫子在這裏提出了以靜製動、“以逸待勞”、尋覓戰機、克敵製勝的謀略。後人將該計收錄整理為三十六計的第四計。該計原文為:“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其意為,讓敵人處於困頓境地,不一定采用進攻的辦法;先消耗敵人有生力量,使它由強變弱,而我方則由被動為主動,實現克敵製勝。
該計解語的原文為:“此即致敵之法也。兵書雲:‘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兵書論敵,此為論勢,則其旨非擇地以待敵;而在以簡馭繁;以不變應變;以小變應大變;以不動應動;以小動變大動;以樞應環也。如管促寓軍令於內政,實而備之(《史記?管晏列傳》)。孫臏於馬陵道伏擊龐涓(《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李牧守雁門,久戰不決,而實備之,戰而不破匈奴(《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解語意為,這就是調動敵人的方法。兵書上說:“凡先到戰地等待敵人的安逸;後到戰地而應戰的疲勞。所以,善於作戰的人,能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兵書講的敵我勞逸的形勢,在這裏講的是掌握戰爭主動權的藝術。目的不在於選好地形來等待敵人,而在於:用少的控製多的;用不變的對待變化的;用小變化的對待大變化的;用靜的對待動的;用小量活動的對待大量活動的;用關鍵性的東西對待非關鍵性的東西。例如,春秋時,管仲在管理齊國內政時,就實行軍事訓練,實際上是在備戰。戰國時,齊國軍師孫臏,率軍進入魏境後,用遞減爐灶的計謀,誘使龐涓率魏軍緊追不放。孫臏在馬陵道設下埋伏,龐涓中計兵敗自殺。戰國時,趙國將領李牧鎮守雁門關,長期不與匈奴作戰,而暗中卻在積極備戰,後來一舉大破匈奴。
“以逸待勞”與“守株待兔”兩個謀略均是以靜製動的軍事策略,兩者相近,但還是有所區別的。“以逸待勞”主要是指通過對兵員的休養達到養精蓄銳,提高士氣、戰鬥力來戰勝勞累、疲困、戰鬥力低下的敵軍的一種從內在提高戰鬥力勝敵的謀略。“守株待兔”則側重於占據有利地形,預設有利的戰場,借以打敗敵人的一種從外在戰場選擇戰勝敵人的謀略。因而說“以逸待勞”與“守株待兔”兩個謀略既相近又有區別。
其實在孫子之前,我國優秀軍事家雖然並未直截了當提出“以逸待勞”的謀略,但“以逸待勞”的戰術思想實際上卻早已開始應用。在公元前684年,魯莊公拜請的大將——曹劌,與齊兵長勺所戰,已經蘊涵了以逸待勞的戰術思想。據《左傳》曹劌論戰一文記載:“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劌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這一戰例說的就是魯莊公與曹劌一起帶領大軍奔赴長勺迎戰齊國軍隊。當時齊軍一路勝利,士氣高昂,齊將鮑叔牙命令擊鼓進軍,向魯國軍隊發起進攻。魯莊公聽到齊兵擊鼓進軍,也準備讓所轄部隊擊鼓迎戰,卻被曹劌攔住了,曹劌認為,“齊兵剛打了勝仗,士氣正旺,如若馬上交戰,正中其下懷,不如暫緩交戰,等待適當時機。”齊軍向魯軍發起衝擊,可是魯軍按兵不動,避而不戰,使魯軍無功而返。稍後,齊軍又一次擊鼓衝鋒,而魯軍還是固守不出,陣地紋絲不動,逼使齊兵再次進攻無效,重回軍營。
齊軍將領鮑叔牙認為魯軍勢弱,不敢交戰。第三次擊鼓進軍,以圖一舉取勝。這時,齊軍有點輕敵懈怠,可是養精蓄銳的魯軍,猶如猛虎下山,把齊軍打得潰不成軍。正當魯莊公下令追擊,卻被曹劌擋住,而曹劌下車看了看齊軍車轍,發現車轍大亂,旌幟也倒地,然後下令追擊,魯軍大獲全勝。戰後,曹劌向魯莊公解釋兩次為什麼不急於出兵迎戰的道理,說:“打仗全憑士氣,一鼓作氣,再鼓就打折扣,三鼓就鼓不起勁了,我們養精蓄銳,趁其鬆懈,哪有不勝道理!”至於敵方逃竄為什麼不急於立即追趕,曹劌解釋說:“雖然敵人逃跑,但唯恐有埋伏,察看到敵方車轍亂了,軍旌倒地,說明真的潰不成軍,才放心命令部隊追擊。”齊魯長勺之擊,是曹劌“以逸待勞”戰術成功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