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時珍嚐毒草(1 / 1)

李時珍出生在三代行醫的醫戶人家。在封建社會,醫生的地位非常低下,所以李時珍的父親打算讓兒子走科舉道路,但是李時珍卻立誌做一個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醫生,父親看他態度堅決,也隻好答應了。

他一麵行醫,一麵研究藥物。在實踐中,他發現舊有的藥書不但內容少,有的還記錯了藥性和藥效,心想,病人吃錯了藥多危險啊!於是決心重新編寫一部藥書——《本草綱目》。

為了寫好這部書,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走遍了產藥材的名山。白天,他踏青山,攀峻嶺,采集草藥,製作標本;晚上,他對標本進行分類,整理筆記。幾年裏,他走了上萬裏路,訪問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好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嚐,判斷藥性和藥效。

有一次,李時珍經過一個山村,看到前麵圍著一大群人。走近一看,隻見一個人醉醺醺的,還不時地手舞足蹈。一了解,原來這個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藥酒。

“山茄子……”李時珍望著笑得前俯後仰的醉漢,記下了藥名。回到家,他翻遍藥書,找到了有關這種草藥的記載。可是藥書上寫得很簡單,隻說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羅”。李時珍決心要找到它,進一步研究。

後來李時珍在采藥時找到了曼陀羅。他按山民說的辦法,用曼陀羅泡了酒。過了幾天,李時珍決定親口嚐一嚐,親身體驗一下曼陀羅的功效。

他抿了一口,味道很香;又抿一口,舌頭以至整個口腔都發麻了;再抿一口,人昏昏沉沉的,不一會兒竟發出陣陣傻笑,手腳也不停地舞動著;最後,他失去了知覺,摔倒在地。

一旁的人都嚇壞了,連忙給李時珍灌了解毒的藥。過了好一會兒,李時珍才醒過來,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

醒來後的李時珍興奮極了,連忙記下了曼陀羅的產地、形狀、習性、生長期,寫下了如何泡酒以及製成藥後的作用、服法、功效、反應過程等等。

有人埋怨他太冒險了,他卻笑著說:“不嚐嚐,怎麼斷定它的功效呢?”聽了他的話,大家更敬佩李時珍了。

【博聞館】

李時珍在太醫院

李時珍在四十一歲的時候,被武昌的楚王朱英燎推薦進入太醫院,並擔任了院判的職務。

當時的皇帝是明世宗朱厚熜,他昏庸透頂,一心追求長生不老的仙丹藥。太醫院被造長生不老藥弄得烏煙瘴氣。

李時珍待了一年左右,利用太醫院良好的學習環境,不但閱讀了大量醫書,而且對經史百家、方誌類書、稗官野史,也都廣泛參考,同時仔細觀察了國外進口的以及國內的貴重藥材,對它們的形態、特性、產地都一一加以記錄。然後他為了修改本草書,借故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