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紅波利亞納,今天已改名為梅季希,它是在莫斯科西北郊,距莫斯科僅有27公裏,從這裏坦克最多一個小時便能抵達莫斯科城。聞訊趕來的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陸軍元帥包克站在塔樓頂部,手拿望遠鏡,當克裏姆林宮尖頂那顆閃閃發光的紅星盡收眼底時,他嘴裏低聲自言自語:“看到了,紅星……我總算看到莫斯科了……”
然而,包克當時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不僅是他此生此世所能到達的距莫斯科最近的地點,而且也是德國軍隊第一次和最後一次看到莫斯科。他很快就發現,那顆紅星是那麼地可望而不可及,它雖然近在咫尺,卻又像天空的星星一樣是那麼的遙遠、遙遠……
12月初,莫斯科已是寒冬季節。白皚皚的莫斯科郊外,凜冽的寒風裹著卷起的層層雪浪,陣陣呼嘯,鋪天蓋地而來,就仿佛要把整個大地吞沒似的晝夜不停。
溫度計的水銀柱在急劇下降。在這零下40多攝氏度的冰天雪地中,一些身著單衣,緊裹破毛毯的德國官兵在呼嘯的北風中凍得瑟瑟發抖,他們一邊哆嗦,一邊捉身上的虱子。在田野上、塹壕邊,頓河冰水中,到處可見凍僵了的德國兵屍體,而那些已凍得奄奄一息的士兵們,望著滿天越下越大的鵝毛大雪,都在絕望中無可奈何地痛苦呻吟著。
1941年12月4日,蘇第16集團軍在紅波利亞納地區發起反擊。紅波利亞納鎮幾易其手,蘇軍與德軍在鎮外展開坦克戰,鎮內則進行巷戰。戰鬥異常激烈,整整持續了一整天,直到天黑,蘇軍終於把德軍逐出紅波利亞納。
與紅波利亞納地區相仿,莫斯科周圍其他地區的戰鬥也是呈白熱化狀態,戰鬥的雙方就猶如角逐的足球場,德軍的前鋒已將球帶入禁區,正在尋找一切機會企圖“破門”而入,而蘇軍“後衛”也是拚命撲救、補位,死死地保護著自己的大門。雙方都是不遺餘力,而且雙方都知道這是最後關頭,誰能堅持住,誰就能取勝。12月5日,對蘇軍來說是整個莫斯科保衛戰最關鍵的一天,而納粹將領們則稱之為“最黑暗、悲慘的一天”。這一天,德軍在環繞莫斯科周圍320多公裏的半圓型陣地上,全線被蘇軍製止住了。不僅如此,古德裏安自從他那支所向無敵的裝甲部隊踏平波蘭以來,第一次被迫後撤,以便在堅硬的冰天雪地上組織起一道防線。然而,德國人已經什麼都來不及了,蘇軍的反攻開始了。
1941年12月6日,大雪鋪天蓋地,整個戰區一片銀白。朱可夫的西方麵軍首先從莫斯科的西北發起了反攻,接著在莫斯科前沿北起加裏寧、南至葉列茨長達1000多公裏的戰線上,蘇軍7個軍團和2個騎兵軍——共計100個師全線出擊。
聽到反攻的消息和命令,紅軍將士們無不興奮異常。半年來失敗的恥辱、退卻的痛苦、對入侵者的仇恨,此刻都將轉化為一種巨大的能量,推動著他們對疲憊不堪的德軍發起猛烈的攻擊。他們都懷著這樣一個心願:“是該出口氣了,讓法西斯看看上西天的路,也讓他們嚐嚐背後挨槍子兒的滋味!”
反攻的第一天,科涅夫率領的加裏寧方麵軍就突破了德軍的防禦前沿,越過封冰的伏爾加河上遊之後,猛撲筋疲力盡的德軍。他們進展神速,很快就插進到德軍第9集團軍的右翼,到達了德軍後方大約20公裏的圖爾吉諾沃。
第29、第31集團軍在當天即渡過伏爾加河,對固守在加裏寧的德軍第9集團軍的交通線構成嚴重威脅。第30集團軍在驍勇善戰的列柳申科將軍率領下,迅速擊潰德軍在德米特羅夫西北的抵抗,衝向克林地區,威脅著德軍第3、第4坦克集群的後方。庫茲涅佐夫率第1突擊集團軍在德米特羅夫以南進攻,並越過莫斯科和加裏寧鐵路。
第20和第16集團軍的進攻更是順利,12月9日,第20集團軍粉碎了德軍的頑強抵抗,將德軍驅逐出索爾奇諾戈爾斯克,12月8日,第16集團軍解放了克留科沃,並開始向伊斯特拉水庫發起進攻。此外,戈沃羅夫將軍指揮的第5集團軍也積極向前推進,從而有力地保證了第16集團軍的進攻。
在參加反攻的部隊中有新從內地及遠東地區調來的,也有長期堅守莫斯科防線的;有新入伍的,也有久經沙場的。這樣一支有著步兵、炮兵、坦克兵、騎兵和空軍組成的強大反擊兵力,是德軍做夢也沒有想到的。等到包克反應過來,蘇軍的攻勢已是銳不可當。從12月7日起,反攻速度不斷加快,反攻的前3天,蘇軍便推進了30公裏至50公裏,而且攻勢一浪高過一浪,戰果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