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安頓
一幫子流民聽說被人救下,紛紛痛哭流涕地拜謝成城,隨後幾名婦女竟是拾起地上的彎刀,奔至死去的胡人身邊亂砍亂紮,一個女人竟然恨得割下胡人的肉朝嘴裏塞。隨即又有男子上前把五名胡人屍體竟是分屍而拋。忙亂了半天,一種流民的情緒才冷靜了許多。
成城並沒有阻止這些人的瘋狂,情緒得不到發泄將會在某些時候造成更大的後果。這個時候發作出來是好事,理智回到身上,流民們才有時間思考後麵的問題。
能有勇氣拋離家園,跋涉千裏隻為找一處躲兵災之地,這些流民的勇氣可嘉。
原先的男子跟幾位男子略微商量,便來到成城跟前:“大王,吾等小民蒙大王相救,又為吾等報的大仇,此恩此德,永世難忘,我等願追隨大王!還望大王憐惜我等小民,救我等一救!”
暗中點了點頭,反正自己肯定還要來這個時空,總要有個落腳之地,這些流民被自己所救,以此時代人的秉性乃是極重然諾,講究恩怨相報的,倒是不用操太多心思。
“此事不急,先把手邊之事處理好再談!”
“大王若是不應,吾等就長跪此不起!”男子說完撲通帶頭跪在地上,隨著連串撲通聲,所有的流民無論男女皆都跪伏餘地,嘶聲連喊道:“請主公答應!請主公收下我等!”
成城心中大喜,“他娘的,這難道是豬腳效應!這麽簡單就有人投奔?”
“好吧,吾收下你等為部曲,都起來吧!”
“謝主公!”一連聲的應答。
等眾人都起來後,成城跟眾人通了名姓,得知自己剛剛收下的部曲,乃是來自一個宗族,均姓劉,與前朝皇族同姓,共有男女老幼二十二人,其中成年男子十三人,女子七人,男女幼童各一。那中年男子叫劉成基,是目前族中輩份最大的。
分派男子收攏跑遠的戰馬,女子準備飯食。
等他自戒指中拿出麵粉鍋灶之類的生活用品時,所有部曲竟是同聲稱仙人!
沒有理會眾人的稱呼,幫襯著幾個女人忙活飯食。等把飯食做好,男子們也罷胡人留下的馬匹武器全部歸攏,屍體也被掩埋。
一頓飯食吃的眾人中有兩個差點撐死,如果不是成城喝止,撐壞的人絕不止倆!
休息片刻,眾人體力都恢複不少,體質稍弱的,還有十匹戰馬代步,收拾一番,成城才找了一個反方向朝山的那一邊行去。
一路上不時可見倒斃與草叢中的枯骨,驛路斷絕,人煙難覓。與眾人閑聊間,慢慢成城推算出此處應該是位於河北涉縣一帶,靠近太行山。
兩個孩子吃飽喝足,兒童的天性不久就顯露出來,在馬背上雖然被自己的娘親抱著依然嘰嘰喳喳地問個不停,倒是讓給這一幫劫後餘生的心情好了不少。
十匹馬上坐了七個女人和兩個孩童,其餘三匹馬成城交給了三個會騎馬的部曲配上武器,護住眾人,其餘十人步行,走累後與女子換乘。
一路上的速度不快不慢,一天也就是個七八十裏的樣子,一邊按照現代中的一些簡單訓連方法調教自己的這十幾個部曲,一邊在這個亂世中有些自保之力,一方麵也打發枯燥的旅程。晚上宿營時,竟然讓他射殺了十幾頭土狼,滅了一個狼群,讓這些部曲有了改善生活的肉類。
第二天的中午,終於來到了一處較為理想的駐紮地,一條小河蜿蜒流過,幾道丘陵起伏,坡度不大,上麵長滿樹木,鬆柏鏵鐵都有,丘陵前麵一個小平原足有一平方公裏,土質較肥沃。丘陵後麵就是綿延大山。而在丘陵後麵與大山的連接處還有一個較小的穀地。一般人根本想不到,而且在丘陵上按上瞭望哨,附近情形一收眼底,將來還可以修建寨牆,絕對是居高臨下的易守難攻之地。
騎上摩托車轉悠了大半天,方圓十幾裏再無比此處更好的紮營地了。
“安營紮寨!”
一聲令下,二十多人全部忙碌起來,翻過丘陵來到穀地,伐木,清理場地,雜草,燒荒,一件件事有條不紊地開始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