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匈奴異動(1 / 2)

第三十五章匈奴異動

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不用聽別人說什麼大道理,那太過空洞,華夏人骨子裏並沒有什麼堅定地信仰,沒有如同伊斯蘭教般為了教義發動所謂聖戰,為了聖戰不畏生死的勇氣,除了為自己的親人或者自己的利益才會拚死一搏,其他的所謂大道理對這個民族的人來說都是聽個笑話而已。

西晉時空中,雖然漢民族在整個大漢朝數百年間豎立起漢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優越性,但是經過百年間的戰亂,雖然漢人在整個華夏的數量依然占據著大數,然而連年的戰亂不斷削弱著漢民族的潛力。以致到了西晉一朝,北方因為八王之亂導致漢人數量大大消減,而南遷而來的少數民族人口總量快要與漢人數量持平。而遊牧民族的戰力與農耕民族相比卻是占了極大的上風,這也是在八王之亂後胡人能夠在短時間內崛起並且在大河以北稱雄的原因。這些胡人政權崛起的代價就是在數十年間大河以北被殺的數百萬漢人的累累屍骨。

冉閔的殺胡令,乃是漢人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才發起的嘶喊。以家宗族為紐帶,氏族為代表的西晉王朝此時離冉閔那個時代還有近五十年,西晉朝廷的國力已經被八王之亂削弱了七七八八,再加上連年的水旱之災,流民此起彼伏的起事,胡人四處為禍,邊疆之地的襲擾,整個西晉王朝如果不是有著整個江南的賦稅為後盾,恐怕早就亂了。如今的大晉朝廷,雖然看起來還算得上平穩,可是亂象已顯。

左國城,坐落於北川河中遊,今方山縣南。

剛剛從鄴城趕回的新任寧朔將軍劉淵之子劉和正躺在榻上喘氣,年齡已過三旬的他仍然麵目俊秀,挺拔超然,一旁的兩個小婢不斷地給他揉著酸疼的大腿,長長的輸了口氣,擺擺手示意兩個婢女下去。

待到婢女退下,劉和整了整衣襟,回到後院。

作為南匈奴五部大都督之子的劉和已經隨父親多年參知政事,與軍中雖然沒有太多威望,卻也很有些能力。在很多方麵都要比他的幾個兄弟要強不少,除了性情方麵容易猜疑外,到沒有其他的一些毛病。在並州及其他的南匈奴各部中名望不低,也是劉淵早已訂好的左步帥繼承人。

此次隨父親前往鄴城覲見成都王,雖然成都王欲拉攏父親為其所用,但是父親還有些猶豫與害怕,上一次的部屬叛亂便因此被罷官遷回。雖然有幸朝中王家為其開脫,卻也留下不少後患,這一次雖然把父親請往鄴城議事,其實都很清楚,還不是看上了匈奴五部兵馬。有了父親在鄴城為質,匈奴五部還不是依然要聽從他成都王的號令。你們司馬家打生打死與我匈奴何幹!或許父親已經看到機會可以重振我匈奴大業,才令我暗中返回。

果然這他娘的司馬家不安好心,竟然暗中化妝偷襲。虧得衛士用命,還好那些家夥隻是為了抓獲的而已,不然哪裏回得到家。

滿腹心事的劉和見過幾位姨娘請安後,便回到了前廳,這個時間,知道他回來的幾個兄弟和本家幾個長輩已經到了議事廳。

“阿和,聽說你在路上出了些事!趕快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與眾位兄弟和自家幾個叔父見禮後,一旁如今已過七旬的曾從祖父劉宣接過眾人的話頭急問道。

“祖父切勿著急,請先安坐,聽孩兒細說!”劉和可不敢對這位劉家的靈魂人物不敬,別人不知,作為劉家長子他可是明白,這位從曾祖父可是一直為南匈奴劉氏出謀劃策,殫精竭慮,如果沒有這位,哪怕他父親在如何英明神武,要把這南匈奴掌握也不是個簡單之事。

“這一次前去鄴城,乃是因為成都王穎召集兵馬討伐洛陽,恐後路不穩,因此招父親前往商議我匈奴五部出兵,防備並州刺史自側後攻擊之事。”簡要地解釋了一番此次前去鄴城的一些主要之事。捋著雪白的長須,劉宣沉吟著道:“方才你所言,與你父走時猜測大致無二,目前我匈奴各部還是按照各部約法繼續蓄力,等待時機到來。你說你路上遇到襲擊,你且細細講來!”

“是。”劉和想了想道:“孩兒當時按照原路返回左國城,出鄴城後不久,護衛就發現有人盯梢,行至三家鎮附近便遭到伏擊,襲擊之人服飾古怪,麵目不辨,武器犀利無比,幸虧護衛們拚死抵擋,才擺脫追兵,不過孩兒手下百十護衛隻剩下十餘人。”轉身從一旁的箭袋中拿出一個東西遞給劉宣,“祖父請看此物!”

“這是?”

“這是孩兒遭到伏擊時,伏擊者所用箭支!”

“弩!?”

———————————————————————————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