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決賽之前(3)(1 / 2)

離9月1日鑒寶大賽的的決賽還有幾天,彭芳決定帶著梁小石去逛XM市內的幾家私人博物館。

“眼力與感覺是要通過長期的接觸和領悟才能形成的。”彭芳對梁小石說道,“還有幾天就要比賽了,現在也隻能臨陣磨槍了。”

梁小石心想實物鑒定正是他所擅長的,賞古軒裏他所能接觸到的藏品他都試過,正確率奇高呢。但梁小石知道彭芳是好意,而且有知性大美女親自陪著逛博物館,這是多少男人夢寐以求的福利啊,所以,對彭芳的安排,梁小石樂嗬嗬地全部接受。

“現在我們就出發去寧氏陶瓷藝術珍藏館。”彭芳道。

寧氏陶瓷藝術珍藏館?這個名字梁小石之前聽都沒聽說過。

“在哪個區?”梁小石問道。

“就在SM區梁小石開著彭芳的路虎來到了位於SM區西南側的寧氏陶瓷藝術珍藏館。梁小石把自家的途觀放在了家裏,兩個人開一輛車就夠了,而且開路虎顯然比開途觀氣派多了。豪車畢竟是豪車啊!

寧氏陶瓷藝術珍藏館是一家收費的私人珍藏館,門票一人100元。

“門票這麼貴呀?”梁小石吃驚道。

賣票的是一個臉上長著雀斑、脾氣不算太好的年輕女孩。她用愛理不理的語氣道:“一百元貴嗎?一點不貴。物有所值。”

“能不能打個折,給個優惠什麼的?”梁小石道。

“你以為超市啊?”雀斑女孩不耐煩道。

得,沒得商量,梁小石隻好掏了兩百塊錢,買了兩張票。

雀斑女孩的態度不好,但她的話卻沒騙人。走進珍藏館後,梁小石感歎真是物有所值!

寧氏陶瓷藝術珍藏館裏的收藏琳琅滿目,從新石器、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隋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清民國,一直到現當代,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國陶瓷發展史,而且藏品質量非常高,有不少陶瓷器堪稱國寶級別。

“現在,我要開始考考你了。”彭芳指著一個繪著荷花、盒子和靈芝圖案的瓷器,問道:“這是什麼紋樣?”

梁小石答道:“這是標準的和合如意圖。瓷器上所繪的荷花即為和,盒子即為合,靈芝即為如意,象征和合如意。”

“這個呢?”彭芳又指著畫有猙獰恐怖獸麵的圖案問道。

“這是饕餮紋,又稱獸麵紋。”梁小石答道,“饕餮是一種神話動物,麵部兼有羊、牛、虎、熊等動物的特征。《呂氏春秋》上有‘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的記載。瓷器上的饕餮紋一般都是仿商周銅器的。”

“說說這個。”彭芳指著繪了兩隻喜鵲和一枚銅錢的圖案。

“這個叫喜在眼前。”梁小石道,“這種以諧音或表意突出‘喜’字的做法,盛行於清代。繪梧桐、喜鵲,稱為‘同喜’。繪兩隻喜鵲,稱‘雙喜’。繪喜笑顏開的四個童子,稱‘四喜人’。繪一豹、一喜鵲,稱‘報喜’。繪兩喜鵲、一銅錢,稱‘喜在眼前’。繪二童子笑臉相對,稱‘喜相逢’。繪梅花梢上落一喜鵲,稱‘喜上眉梢’。繪一灌獾、一喜鵲,稱‘歡喜天地’。繪一喜蛛下垂,稱‘喜從天降’。”

“看這隻雞缸杯,它的施釉特點是什麼?”彭芳問。

梁小石仔細看了一陣,答道:“鬥彩。鬥彩創燒於明成化時期,是以釉下青花、釉裏紅和釉上多種彩結合而成的品種。鬥彩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靜動兼蓄,對比鮮明,既素雅又堂皇。”

“這件造型奇特的花瓶呢?”

“這件啊,叫青花玲瓏瓷。”梁小石道,“它融青花技術之長,集鏤雕藝術之妙,玲瓏剔透,精巧細膩。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鏤成點點米粒狀,被人們稱為‘米通’,又叫玲瓏眼,再填入玲瓏釉料,並配上青花裝飾,入窯燒製而成。碧綠透明的玲瓏和色呈翠蘭的青花互為襯托,相映生輝,給人以一種特殊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