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說道:“第15題這件瓷器,看著這麼新,一定是現代仿的!”
另一人道:“對,從繪畫風格上看,也不珠山八友的東西。”
又一人道:“從斷代看,不可能是明代和清乾隆的東西。”
又一人道:“我見過珠山八友的真品,從感覺上,這四方葫蘆瓶還真像是珠山八友中王、王、汪、鄧的風格。”
梁小石也道:“看王琦那一手飄逸瀟灑的草書體,別人是很難模仿的。”
……
談到第16題的青花龍紋大罐,有人道:“這個看來是明代真品,有‘大明隆慶年造’的底款。”
一人道:“未必。”
另一人道:“元代磁州窯肯定不對,可以排除。”
又一人道:“從器物造型和施釉風格上看,倒像明代的東西。”
梁小石道:“看著有點迷惑,既像明嘉靖的東西,又有點不像。”
攝像機忠實地記錄下各人的言論和表情。
五分**同鑒賞完後,接著是單獨給出結論。一人作答時,同組其餘四人到旁邊的小密室回避。
梁小石是第三個登台回答。
考官道:“H03號選手!”
梁小石道:“在!”
考官道:“請到中間來。”
梁小石來到了藏品的前麵。
幾台攝像機對準了梁小石。
考官道:“對編號第15題的藏品,請將你的答案寫在題板上。”
梁小石在題板上寫了一個“C”,然後亮出題板。
考官道:“你選的是C,民國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鄧碧姍四人聯作四方葫蘆瓶。”
梁小石道:“是的。”
考官道:“理由呢?你有最多一分鍾的陳述時間。”
梁小石通過特殊的看見能力,就判斷出第15題是民國時期珠山八友的作品。梁小石口中說道:“我研究過珠山八友的瓷板畫。他們以瓷入畫,以胎為紙。王琦的畫風豪放瀟灑,一手草書出神入化;王大凡畫法神形兼備,氣度雍容;汪野亭的青綠山水,自成一家;鄧碧姍的遊魚,活靈活現,至今無出其右者。據此,我判斷第15題為四人聯作真品。”
考官道:“謝謝你的回答。下麵請寫出第16題藏品的答案。”
梁小石在題板上寫了一個“E”,旁邊還補了一行“清末仿嘉靖青花龍紋大罐”。
考官看了梁小石的題板答案,訝道:“你選了個‘E’,你是覺得給出的四個備選答案都不對嗎?”
梁小石道:“是的。”
考官道:“你還給出了你認為的正確答案:清末仿嘉靖青花龍紋大罐。”
梁小石道:“判斷它是清末仿嘉靖青花龍紋大罐,有猜測的成分。我首先用排除法,發現ABCD都不對。從器形花紋來說,是嘉靖風格的,但從胎體釉色來看,我覺得它是清末的。所以,我最終判斷它是清末仿嘉靖青花龍紋大罐。回答完畢。”
考官道:“謝謝你的回答。”
當畫麵切到梁小石答題的情況時,點評嘉賓席的丘小同翻了一下選手資料,道:“這個H03號選手叫梁小石,有點意思。從他對珠山八友中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鄧碧姍四人畫風特點的簡短評論中,可以看出他對珠山八友還是有了解的。晚清民國年間,在JX景德鎮一帶,聚集了不少瓷板畫的高手。他們成立了一個瓷藝社,每月月圓之日,聚會珠山,以畫會友,切磋畫技,稱為‘珠山八友’。事實上,珠山八友並不是隻有八個人,前後共有十個人,分別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許人、徐仲南、鄧碧姍、田鶴仙、畢伯濤和劉雨岑。他們以胎為紙,在瓷板上彩繪,誕生了濃豔俏麗的新粉彩。他們作於瓷板上的畫,無論山水、人物、花卉、走獸,無不光彩傳神,栩栩如生。珠山八友創作的鼎盛時期為民國早期到特殊時期前的數十年間,留下的作品不多,曆來是陶瓷收藏家夢寐以求的收藏品。”
雜項專家蔡以進道:“他叫梁小石,對吧?這個小夥子,年紀不大,他對第4題藏品的回答更有意思,直接給出了‘E’答案。什麼是‘E’答案呢?也就是說,他認為題目給的四個備選答案都不對。”
金本仁道:“他還給出了他認為的正確答案:清末仿嘉靖青花龍紋大罐。”
王何海問丘小同道:“丘老師,他這個答案怎麼樣?”
丘小同道:“具體實物沒上手,不好說。但從圖片呈現的信息來看,他的判斷是有依據的。看得出,他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眼界也開闊。”
王何海道:“看他初試的成績,121,排名第16。”
丘小同道:“算是不錯了。”
唯一的一位女性點評嘉賓歐陽倩清道:“假如這題真的四個備選答案都不對,那麼他選‘E’,就能得5分。如果他給出的‘清末仿嘉靖青花龍紋大罐’又對了,可以再得到3分獎勵,這樣本題他就能得8分;如果錯了,也不會扣分,還是能得到5分。蔡老師,我沒說錯吧?”
蔡以進道:“按照規則,的確如此。”
畫麵一轉,又切到主持人李剛,隻聽他用富有煽動力的聲音道:“這裏是‘鑫晟杯’XM市首屆鑒寶大賽的現場!各位觀眾朋友,你看好哪位選手,你預測哪位選手將獲得百萬大獎,請趕緊拿起手機,發送091+選手編號到100550,或者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參與競猜,贏大獎!”
點評嘉賓的點評以及主持人的激情煽動,隻有電視機前的觀眾才能看到,作為具體當事人的各位選手是聽不到的。
梁小石答完題後,在另一個密室靜靜地候著。
當H組的五個人都完成單獨作答後,禮儀小姐接到了統籌室的最新指令,將H組五人帶到02區繼續比賽。
到中午12點半為止,梁小石完成了所有場次20件藏品的鑒定,這20件藏品,從種類上說,計有書畫4件,陶瓷5件,金銀銅器3件,玉石4件,古錢幣1件,硯台1件,木雕木家具2件。
下午一點整,各位選手的比賽結束,開始現場公布計算各人成績。
主持人李剛道:“我們來看大屏幕,A01號選手馮鳳台,第1題回答錯誤,-5分;第2題回答正確,+5分;第3題回答正確,+5分;第4題回答錯誤,-5分;第5題跳過不選,得0分;第6題,回答正確,+5分:……第19題回答正確,+5分;第20題回答正確,+5分。最後總得分35分!”
主持人每念到第1題、第2題……時,大屏幕上就出現對應藏品的高清圖像、選手寫在題板上的答案以及該題的正確答案。
第一位選手的低分,讓現場的所有人倒吸了一口涼氣。看來,有扣分製的存在,分數想高都難啊!
主持人道:“下麵是A02號選手孟津,……,他的最後得分是20分!”
比第一位選手還少,場上響起一片歎息聲。
不知不覺,來到了B組第5號選手。
主持人李剛道:“下麵是B05號選手,饒雪,嗯,一位看起來有幾分害羞的女選手,來看她的答案:第1題回答正確,+5分;第2題回答正確,+5分;第3題回答正確,+5分;第4題跳過不選,得0分;第5題跳過不選,得0分;第6題,回答正確,+5分:……第19題跳過不選,得0分;第20題回答正確,+5分。最後總得分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