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一條驚人的消息像春雷在空中炸響,隆隆地滾過中國大地,世界也感受到它的震顫。這一聲春雷,劃破了中國上空厚重的陰霾,把一絲希望之光灑向大地。
4月7日,當台兒在最後一聲槍響沉寂下來後,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上將驕傲地向外界宣布:中國軍隊於台兒莊地區重創日軍精銳第5、第10師團,殲敵2萬餘眾。
當台兒莊大捷的電波傳向四麵八方時,中國人一掃壓抑了太久的沉悶,人人欣喜若狂,舉國上下也陷入一片歡呼沸騰之中。這一天,中國人心中的那種消極頹喪、恨鐵不成鋼的悲觀氣氛一掃而光,一口壓抑已久的惡氣長長地吐了出來。其實就這場戰役本身來看,中國軍隊雖殲敵2萬,自身傷亡也在2萬上下,實是一場殲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消耗戰。但俗話說,兵敗如山倒。就在中國軍隊從華北、京滬倉惶潰逃的情勢下,在日軍所向披靡的聲威中,李宗仁竟以哀兵兜頭打出一棒,就像拳台上被一個巨漢逼入角落的小個兒,眼看已無力招架時,卻突然一拳把巨漢放翻在地,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也無怪乎這一拳能令觀眾群情沸騰,喝彩聲震天。觀眾向來同情弱者,而這場較量中的絕大多數觀眾又恰似那個小個兒的擁躉,自然都盼望著他能把那驕狂無羈、瘋狂無義的巨漢徹底打翻在地。因此小個的這一拳,比巨漢打倒小個十次贏來的喝彩聲還要多上十倍、百倍。
4月8日,國民黨軍委會所在地,中國戰時的實際首都武漢三鎮,陷入一片沸沸揚揚的狂歡之中。自1938年新年後,日軍的飛機便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光顧這座長江中遊的美麗城市。但每次帶來的都是摧毀安定、美麗的死亡恐怖和悲觀壓抑。但今天不同了,“中國軍隊痛殲東洋鬼子”的消息像插上了翅膀,迅即傳遍武漢的大街小巷。當中共的《新華日報》、國民黨的《大公報》、《中央日報》等各大報紙的號外鋪天蓋地撒向漢江南北時,一顆顆激動的心達到了沸騰的頂點。武漢城,連同穿流其間的長江水被民眾瘋狂的熱情攪得沸騰難抑。年輕人再也呆不住了,奔出家中,去搶購各報近乎相同、但在他們看來卻極不相同的號外,與同樣興奮但素不相識為路人歡呼擁抱,享受這難得的歡暢、喜悅;長者則以東方人特有的含蓄、深沉,閉門家中,細細地咀嚼字裏行間的甜蜜和喜悅,任痛快的淚水滿麵橫流,嘀嘀噠噠地濕透手中的報紙;孩子們也被大人們顛喜若狂的情緒所感染,像一隻隻歡快的小鳥,隨著大人們注入大街上人頭攢動的歡快洪流中。
入夜,武漢、廣州、重慶等尚未淪陷的中國各大都市都有數十萬歡樂的人海提燈摯火,把城市燃得通明,縱貫武漢的長江兩岸更是人聲鼎沸,火龍翻飛。人人眉飛色舞,喜氣盈盈地說著、笑著、喊著。一條條誇張的,甚至令人發噱的新聞以最原始的方式,但速度極快地傳播著。這時,人們似乎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