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上)(1 / 2)

1955,冬。廣州南,龍穴島

龍穴島位於廣州NS區萬頃沙南端十六湧邊的一個小島。在廣州市版圖上都找不到這個小島。

這是一個不該被打擾的地方。千百年來,這個渺小而孤獨的小島同浩瀚的伶仃洋訴說著它的伶仃。

南方濕冷天氣比北方的嚴寒感覺還要刺骨,即便如此,這裏的漁民每天依然要出海打漁。尹德鬆已經六十八歲了,他是30年代首批躲避戰亂到龍穴島上定居的人之一。他是個老鰥夫,島上也沒有走得近的親戚,每天都是撐小艇獨自出海。在廣州省城讀書的鄰居孩子給他講過一本叫《老人與海》的書,還說他就像裏麵的老漁夫桑迪亞哥,尹德鬆還打趣道:那你就是那個孩子囉。

這一天是在平常不過的一天,冬天天亮的晚,尹德鬆像往常一樣摸黑起床,準備打水煮粥。今天的天氣很好,透過窗戶還能看見夜空中點綴的星星,東邊的天空混混沌沌,太陽準備升起了。尹德鬆推開門一看,隻見不遠處土包下的井邊立著一個身影,暴露在夜風中。尹德鬆提桶前去一看,竟是個戴著頂洋氣的氈帽隻穿著短袖短褲背著背包的年輕人。

那人見尹德鬆前來,摘下帽子,微微向尹德鬆躬了躬身子,說:“你好,我叫布達耶夫,是從蘇聯來的。”布達耶夫的中文很好,沒有口音。

是個外國人。

尹德鬆對外國人的認識僅僅是在老家的報紙上看見過的幾張照片,至於什麼蘇聯不蘇聯就一點都不知道了。

布達耶夫的金色短發梳理得很整齊,即便衣著簡陋也會讓人眼前一亮,金發碧眼,英俊挺拔。

“你來這裏幹什麼?怎麼會穿成這樣?”尹德鬆打量一下布達耶夫,問道。

“我是來廣州學習的,順便來看看我的中文老師。我前天晚上坐漁民的小船來龍穴島,遇上了海盜,我把我的衣服和錢都給了他們他們才放我走。”布達耶夫說。

“中文老師?”尹德鬆很吃驚,龍穴島上百分之八十都是文盲,剩下的都是半文盲,怎麼還教上外國人了?

“是的。我的中文老師叫張崇渙。”

張崇渙。尹德鬆叨念一遍,想起了這個人。張崇渙是前幾年才來到島上定居的,那是中國已經解放了,順便說個地方也不比這裏差,何必搬來呢?張崇渙一個人住在龍穴島最高的山包山腳下,很少露麵,也不怎麼和人說話,不幹活,但生活一直很不錯。很多漁民閑暇時會紮堆琢磨這個神神秘秘衣著得體的半老頭是幹什麼的。

有人說張崇渙是舊SH的漢奸,RB投降後繼續混在租界,前幾年大漢奸的時候才跑到南方來避風頭。

有人說他是***軍官,沒去到台灣落在大陸,幹脆到這來養老。還有很多猜測,但不管怎麼猜都不是好結果。尹德鬆對張崇渙沒什麼好感。

“哦。他是幹什麼的?”尹德鬆問。

布達耶夫遲疑了一下,說:“我的老師本是燕京大學的教授,大學撤消後就回到廣州。”

尹德鬆恍然大悟,原來這糟老頭是個大學教授,文人的脾氣大多都有點怪異,跑到這來也不奇怪。

“我帶你去你老師住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