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栽下一棵樹78(1 / 2)

我的文學情結(後記)

文學,始終是我心目中神聖的淨土,是我的心靈渴望憩息的家園。在洶湧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在恣肆橫流的物欲麵前,我對於文學的鍾情和迷戀依然如初,對於文學的向往和追求時刻未停。文學,是牢牢係在我心中的千千結。

像很多學生一樣,從上小學三年級開始,老師開始教我們寫作文。我的小學語文老師姓丁,叫丁茂金。在我的印象中,他中等身材,身體微胖。上語文課時,丁老師用很短的時間把課文教完,給我們布置好作業,他自己就拿一本厚厚的小說,坐在講台旁,一邊津津有味地看,一邊一根接一根地抽煙。有時,看到動情處,他把書中的情節眉飛色舞地給我們描述一番。很多年過去了,關於寫作文的要訣早已沒有了印象,他講的一些書中的情節,在我的記憶中卻還是那麼鮮活。那時,在沒有讓我們感到多大壓力的情況下,丁老師教我們寫作文。作文課上,丁老師經常把我的作文當作範文在班上宣讀。從那時起,文學的種子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上中學以後,我一直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很多日記都散失了,至今,我還保存著一本上初二時寫的日記。每次翻開那寫在練習本上的日記,觸摸那稚嫩的筆跡,感受那青澀的心跡,一股暖流在心中湧動。

我第一次投稿是在1988年。那時,我上高中。有一次,學校開大會,組織我們向一位先進人物學習。會後,我寫了一篇新聞稿,投給了縣廣播站。縣廣播站很快播出了,後來,還給我寄來了八角錢稿費。從那以後,我在經常給縣廣播站投稿的同時,還在學校組織了文學社,油印自辦文學刊物。高考那年,我以作文接近滿分的成績考上了鄭州大學。

在大學裏,我學的是哲學係(後改為現代管理學院管理係,現為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係)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這個專業內容很寬泛,哲學味很濃。大一時,我被選為班裏的團支部書記。係裏要求每個班要多開展文藝活動。作為團支部書記,我既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後來,我想,還是發揮自己的特長:辦班報!經班委會研究,由我主編,辦了一份班報,名叫《乘風》,取自“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喻在人生的道路上乘風遠航,實現夢想。

《乘風》專門刊發同學們的詩歌、散文、小說,在全係引起強烈反響。《乘風》也由班報升為係報,成為全係文學愛好者練筆的園地。大二時,我被選進校團委宣傳部、校黨委宣傳部兼職,負責大學生生活、學習、思想方麵的宣傳和調研,並主筆校團委辦的內部刊物《信息調研》,負責《鄭州大學》校報在全校大學生中的組稿和發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