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法則07(1 / 3)

PART7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施恩不圖報是人們自古以來就提倡和頌揚的一種美德。然而有很多人所謂的積德行善是有著功利的目的和成分在裏麵,就不再是真正的善人善事了。行善做好事,最重要的是得到心靈上的自我慰藉,所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施恩不圖報是人們自古以來就提倡和頌揚的一種美德。人們常說,好人有好報,並以此來鼓勵善人善事。但是,這裏麵要避免一個誤區,那就是不要為了得到好的回報而去有目的地做善事。因那樣就有了功利的目的和成分在裏麵,就不再是真正的善人善事了。行善做好事,最重要的是得到心靈上的自我慰藉,所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孫凱文是一家小食品店的老板,他的店開在一所醫院的旁邊。整個店鋪的門麵大概有十幾平米,采用開架供貨,好像小超市一樣,顧客可以走到裏麵去隨意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

由於在城郊地區,除去節假日之外,這裏的人並不多,所以,雖然是在醫院旁邊,店裏的生意也比較一般,阿文有時候也和住在附近常來這裏遛彎的老朋友抱怨客人太少,租金太高,生意不好做,可這些抱怨的話也說得平平淡淡的,隻是說說而已。

一天,凱文正在整理貨架,店鋪裏來了個小姑娘,大概六七歲的樣子,穿著一身淡碎花的衣褲,頭發有些蓬亂,看樣子是從農村出來的。她在貨架前默默的轉了一圈,好像是要買什麼,卻始終沒有開口。凱文看了看她,彎下腰溫和地問:“小朋友,看好了沒有,你要買什麼?”

小女孩怯怯的看著凱文,張了張嘴,卻還是沒有說話。凱文笑了:“那你先慢慢看,看好了告訴我。”說完,轉過身去,接著整理自己的貨品。凱文認識這個小女孩,她已經到店裏來過好幾次了。可是每次都隻是看看,從來沒有買過什麼東西。凱文覺得很奇怪,卻也從來沒有問過。

“叔叔,這個多少錢?”聲音從阿文的背後傳來,是那個小女孩。凱文轉過身去,看見她指的是一排罐頭。

“哪一個?是魚罐頭還是肉罐頭?”凱文問。“魚的。”小女孩輕聲回答。

說著,小女孩把手指向了兩個罐頭,一個是豆豉魚,一個是鳳尾魚,標價分別是八塊三和六塊四,凱文心裏很清楚。

當小女孩從褲兜裏掏出一把硬幣,凱文看了看,有一枚一元的,三枚五角的和四枚一分的。其中有幾枚還沾著泥垢。凱文皺了皺眉,“你為什麼不去買活魚呢?活魚營養更好啊!”“我們是山裏人,從來沒吃過海魚,媽媽病了,我想讓她嚐一嚐。”

凱文聽了這些,心裏一顫:“這樣啊,那你想要哪一種呢?”“這兩個我都想買,您看我的錢夠嗎?”凱文從她手中把錢接過來,很鄭重的又數了數,笑著告訴她:

“嗬,正好夠呢,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然後轉身從貨架上把那兩瓶罐頭取了下來,裝在袋子裏,遞給小女孩。

一邊笑,一邊輕輕用手拂了拂她的頭:“你真是個好孩子,快去吧,拿給你的媽媽。”

這是一個叫凱文的朋友親口告訴我的故事。講完這些之後他說,雖然那個小女孩可能會永遠把這當作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可能永遠也不會為此而感激他,但他依然覺得很寬慰,因為他知道自己擁有一顆願意無條件幫助別人的心,這讓他感到非常幸福,也感到非常充實。

埃文娜是一個在美國紐約的德國留學生,她住在紐約愛裏森社區的一棟公寓樓裏。剛剛搬到這裏的時候,她看到在一層的公告上貼著這樣一則啟示:家住4A室的夏洛特夫人需要每月兩次去醫院進行化療,可是身體卻不太好,最好有人接送。有條件施行這一善舉的人請按照下麵的聯係方式和組織者聯係。後來,埃文娜從鄰居那裏得知,夏洛特夫人是一名癌症患者。

埃文娜很想做一個誌願者,可是她沒有條件,因為她既不會開車,也無車可開。但是,啟示上的“善舉”兩個字卻深深的印在了她的腦海裏。埃文娜知道這個詞是從希伯來文轉化來的,意思是“做好事”。這讓她想起了母親關於這個詞的另外一個解釋。因為她的羞澀,她的母親不得不常常告訴她,幫助別人是一種善行,可是有時候,允許別人幫助你,也是一種善行。但埃文娜總是搞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一個冬天的傍晚,天空飄起了大雪,埃文娜要去參加年級的期終考試。她以往都是乘公交車去的,可是,在今天這樣暴風雪的日子裏,即使是從家到公交車站的這段不遠的路也變得非常艱難了。她穿好大衣,圍好圍巾走下樓,心裏卻在盤算著要不要搭個便車。可是,這個念頭很快就被否定了。她不喜歡麻煩別人,而且,她在這裏也還沒有任何認識的人,這個念頭在頭腦裏盤旋著,使她沒有勇氣敲開任何一家鄰居的門。最後,她不得不步行來到站台。

可是,問題並沒有這樣就解決掉。埃文娜在站台上等了半個小時的時間也沒有等到一輛公交車。離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即使等到公交車也來不及了。她絕望的放棄了,她開始往回走。

當埃文娜推開公寓的大門時,險些和一位在郵箱中取東西的夫人撞在一起。那位夫人穿一身褐色的大衣,手裏拿著一串鑰匙——她有汽車,她正要出門,埃文娜興奮的想。在那一刻,她平時的羞澀一掃而光,不禁脫口而出:“您好,夫人,我不想麻煩你,可是卻實在沒有別的辦法,我…我能搭您的便車嗎?”

那位夫人顯得很驚訝,可是隨即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當然,當然可以。很願意給您幫忙,不過,請稍等一會兒,我回去拿汽車鑰匙。”

“汽車鑰匙?可是,您手中的不是汽車鑰匙嗎?”埃文娜不好意思的問。“不,我隻是下來取信,不過我很快就會回來的,你不要著急。”說完匆忙向樓上走去。“夫人,不用了,我隻是想搭便車,並不想勉強你出門。”埃文娜在後麵喊道。可是,那位夫人的背影很快轉過了樓道,消失在拐角處。

隻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這位夫人就把埃文娜送到了學校,並使她順利的參加了期終考試。更重要的是,經過這次之後,埃文娜變得不再那麼羞澀了。她已經可以很自然的向同學求助:“嗨,有人和我同路嗎?”

一天,在埃文娜回到公寓的時候,她又在樓下遇到了那位夫人。她正在和一個朋友告別,她聽到那個人對夫人說:“晚安,夏洛特太太。”當埃文娜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站在樓梯上幾乎說不出話來,天呀!這就是夏洛特太太嗎!那個患了癌症的病人!我居然要一個身患重病的人冒著暴風雪送我去學校。這簡直太荒謬了。埃文娜滿臉愧疚的向夏洛特夫人道歉,然後邁著沉重的步子走回自己的房間。

幾分鍾之後,埃文娜房間的門鈴響了,是夏洛特夫人。“我可以進來嗎?”她站在門口問。埃文娜讓她坐了下來,給她倒了一杯水。“我以前非常健康,”夏洛特夫人的眼睛就濕潤了,“那時候我也常常幫助別人,可是現在我處處需要別人的幫助,起居飲食,送我去醫院。我很感謝大家,可是,我卻好像廢人一樣,不能為大家做一點事情,這讓我非常難過。但是,就在那天晚上,我下樓取包裹的時候,你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我又能像正常人那樣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了……”聽到這裏,埃文娜的耳邊又響起了母親的那些話:幫助別人是一種幸福,但有時候讓別人來幫助你也是一種幸福。因為,你給了別人一個施行善舉的機會,這也是一種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