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基石”護航戰役(1 / 1)

自從1942年6月英國開往馬耳他的兩支護航船隊被擊潰以後,英國沒有再進行例行的護航戰役。高射炮彈和航空汽油等重要物資,是由快速水麵艦艇和潛艇運往馬耳他的。然而,守軍麵臨的饑餓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從3月到8月隻有2艘受創的補給船開到馬耳他。補給的物資遠遠不夠。島上尤其缺乏麵粉和彈藥,假如得不到及時足夠的補給,英國守軍很難堅守下去。於是,英國政府決定在8月中旬再進行一次護航戰役,派一支龐大的運輸船隊去馬耳他,行動代號為“基石”。英軍統帥部深知,隻要昔蘭尼加控製在軸心國手中,船隊從東部進入馬耳他島是絕對不可能的,6月的“精力旺盛”護航戰役已證明了這一點。英國船隊必須集中力量從直布羅陀打開一條通路。為此,英國集結了一支包括現代化巡洋艦和強大的驅逐艦在內的龐大的護航隊,用以對付意大利戰艦。同時,英國和埃及大力加強馬耳他島的空軍力量,以支援“基石”行動,希望可以取得成功。

8月10日晨,14艘貨船從直布羅陀啟航,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向馬耳他方向航行。為船隊護航的軍隊有,載有72架戰鬥機的3艘航空母艦(“鷹”號、“無敵”號、“勝利”號),第4艘航空母艦“暴怒”號載有運往馬耳他的戰鬥機;護航艦隊還包括2艘戰列艦(“約爾遜”號和“羅德尼”號)、7艘巡洋艦、24艘驅逐艦、8艘潛艇和20餘艘小型艦船。這支護航力量堪稱是整個戰爭中最強的,也足以看出英國對這次行動的重視程度。

8月5日,意大利海軍總部便從無線電截聽中獲悉,英軍準備在西地中海進行一次重大活動。8日到10日晚,軸心國進一步獲悉,一支龐大的船隊分做若幹群正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向東航行。根據這一重要信息,德、意軍統帥部即著手部署兵力想阻止此次航行。由於缺乏燃料而無法使用戰列艦,德、意軍遂派出大批空軍和21艘潛艇(其中5艘德國潛艇),以及巡洋艦、驅逐艦和魚雷艇,在英國船隊的前進路上設置了5道阻擊線,旨在迫使英國船隊分散,然後由強大的意大利巡洋艦部隊將其殲滅。一場激烈的海上作戰即將拉開帷幕。

8月11月,當英國船隊通過由部署在巴利阿裏群島和突尼斯之間的軸心國7艘潛艇組成的封鎖線時,德國潛艇U—73號擊沉航空母艦“鷹”號。當天下午,37架飛機從航空母艦“暴怒”號起飛,氣勢凶猛地前往馬耳他島,母艦則返航直布羅陀。途中該航母遭到意潛艇“達加布爾”號的襲擊,英護航驅逐艦立即反擊,擊沉“達加布爾”號。日落時德意飛機開始猛烈轟炸,潛艇也展開攻勢,但沒有給英國船隊造成任何損失。

8月12日上午,英國船隊通過撒丁島以南之際,德、意空軍又發起攻擊,重創航空母艦“無敵”號,幾艘運輸船受重傷,1艘驅逐艦被德魚雷攻擊機擊沉。當晚,護送船隊的主要艦隻返航直布羅陀,運輸船隊由4艘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護航,繼續向馬耳他前進。此時,除1艘貨船“杜卡利昂”號受傷掉隊外,其餘均整列航行。

可是,在由6艘意大利潛艇組成的邦角區域的封鎖線上,船隊受到巨大的挫折。防空巡洋艦“開羅”號和4艘運輸船被擊沉,巡洋艦“尼日利亞”號受重創。這2艘巡洋艦是作戰護航的兩個控製中心,它們的損失在船隊中造成巨大的混亂。在德意轟炸機和魚雷機的聯合攻擊下,巡洋艦“曼徹斯特”號、1艘油輪和2艘運輸船在班泰雷利亞島海域被擊沉。8月13日上午,德國轟炸機再次轟炸英船隊,擊沉2艘彈藥船。後在來自馬耳他的戰鬥機的保護下,船隊剩餘船隻才逃脫了被消滅的命運。13日晚,5艘運輸船運載3.2萬噸貨物終於抵達馬耳他,其中1艘油輪運來了島上空軍急需的燃料。在這次護航行動中,英國船隊及其護航艦艇總共被擊沉1艘航空母艦、2艘巡洋艦、9艘運輸船。軸心國損失約60架飛機、1艘潛艇,另有2艘巡洋艦受重創。但仍沒有成功地阻截運輸行動。

從英國出發的盟軍艦隊,目的地是法屬北非。這是意大利海空軍在整個戰爭中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同時也是軸心國在地中海海戰中的最後一次勝利。從總體看,英國海軍由於未得到空軍的有效支援,即便在海軍力量處於優勢的情況下也未能擊退軸心國的空中突擊,在戰術上是一次失敗。然而,意大利戰列艦艦隊在戰爭中第一次不能投入戰鬥,其戰略上的含義要深遠得多。這表明軸心國軍隊在走向衰敗,“基石”護航戰役實際上是意大利海軍的挽歌。而同盟國則依靠其強大的經濟潛力和雄厚的物資基礎,逐漸壯大自己的實力。到1942年秋季,根本扭轉了地中海的戰略形勢。把主動權牢牢抓在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