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羽檄從北來
日升又日落,轉眼已是建安二年四月十九日。
經過數天深入了解,蕭言漸漸習慣西城門亭的生活節奏。
曾上過戰場的老兵羅姓遊俠,也以蕭言助手身份,如期被他安插入西城門亭做校長。
因羅姓遊俠嫌棄“羅本”名字不夠霸氣,蕭言又替他換個名字,叫“羅賁”——意取兩漢赫赫有名的京師虎賁。當然,羅本也好,羅賁也好,他總歸是三國版本的“羅貫中”。
將羅賁羅貫中提拔為校長之後,蕭言又將楚永等六位遊俠招錄為外聘亭卒,使得西城門亭的總人數,一舉達到前所未有的三十人。
期間,借著與唐萬論劍的名義,蕭言也隔三差五的跑到劉曄家拉關係、拉友好、拉親密度。
劉曄倒也折節下士,相當尊重蕭言。甚至,他又以蕭言“孤居成德,多有不便”為理由,掏出四萬五千錢,替蕭言購來一名十七歲婢女,照顧蕭言日常生活起居。
正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天上從來不會無緣無故掉餡餅。
劉曄又是親自拜訪蕭言,又是送犀角,又是送婢女,目的絕不會純潔。
但是,誰要是他是後世大名鼎鼎,連共和國太祖都誇讚已的劉曄呢?
若是成德縣令這種貨色,送錢送婢女施恩,蕭言絕對不會輕易收下——誰知道,他懷著什麼心思啊?
劉曄卻不同。
劉曄這等人物,向蕭言施恩,肯定是覺得,他將來有用的著蕭言的時候——這也正是蕭言所求。
劉曄想用蕭言辦事,蕭言也想趁機展現能力,借此攀上劉曄這根高枝——若非如此,即使劉曄有心送禮施恩,蕭言也不敢接啊!
於是,閑居西城門亭的日子裏,蕭言一邊學習隸書、了解社會風俗,一邊默默等待劉曄開口請他履行義務。
不過,蕭言卻沒有想到,在劉曄開口找他辦事前,戰爭的號角卻突然吹響。
四月十九日,一名騎士手捧袁術軍令,飛馬馳入成德縣衙。
隨著這一道軍令,寂靜如水的成德縣衙,突然沸騰起來——先是成德縣令緊急招來縣丞、縣尉等等縣府長吏議事,已而他又飛速聚集縣城內遊徼、亭長、令史、尉史等等實權官吏。
看似事態火急,其實並沒啥大事,也就是袁術整軍備戰,令地方郡縣及時聚集青壯,以便補充兵卒消耗。
壽春發來的軍令,內容是勒令成德縣立即聚集一千名合格兵卒,輸送至西曲陽軍營。
成德縣令、縣丞之所以召集眾遊徼、亭長、令史、尉史等等,主要是討論:一千名兵卒的名額,當如何湊齊?
案,黃巾叛亂、幽州叛亂、涼州羌患、並州侵襲、董卓騷亂兩京、袁紹、公孫瓚鏖戰……等等持續十數年動亂後,漢帝國早已滿地蒼荑,民間青壯耗損嚴重。青壯損耗嚴重的後果,就是凡是有能力生活的,都不願冒險當兵。似蕭十一、楚永、羅賁{羅姓遊俠}等等遊俠,他們寧肯浪蕩市井餓肚子,也不曾萌發過戰場立功業的豪情,便是因為此節。
因是,但凡州郡這種必須完成的強硬指標,縣府隻能湊——無論如何,也要湊夠一千人。
一千名兵卒如何分配呢?
早與縣令、縣丞商議妥當的陳縣尉,直接頒布下強硬的命令:“一千人名額,我與劉縣尉一人負責三百人,至於剩下四百人……本縣三十九位亭長,每人將負責十個名額,一共三百九十人。另外,都亭長、西城門亭長、北城門亭長,你們三人要做表率,多挑些擔子,將剩餘十人搞定。都亭長的任務,多添四人;西城門亭長、北城門亭長的任務,每人多添三人。”
“截止本月二十五日,一千人名額必須完成。”說罷,陳縣尉根本不給眾人辯解的時間,就將蕭言等人轟出縣衙。
“十三人名額?”蕭言手持陳縣尉下發的文書,半天沒有反應過神來。
蕭言扯住正待離去的北城門亭長,道:“許亭長,縣尉是什麼意思?十三個名額,怎麼湊啊,有沒有什麼具體章程?”
“要什麼章程?沒聽陳縣尉說,湊唄!耳根軟的,拿錢勸誘;耍橫的,拿刀逼他,隻要湊夠數目就成。蕭亭長,許哥教你一個法兒,你以前不是西城大遊俠麼?南城、北城能沒有些看不慣眼的仇人?嘿嘿,十三個名額,這不就湊齊了嘛!”北城門亭長,攤開雙手,嘿嘿奸笑道。
北城門亭長又壓低聲音,道:“湊兵丁的活,對我們來說,是壞事,也是好事。說它是壞事,是因為得罪人,不落好;說它是好事,是因為有補助費拿,十三個名額,就是一千三百錢征兵補助費啊!另外若是黑心點,專找流民、北麵逃來的難民,截留他們的安家費,每人又能多賺兩三百錢。蕭亭長在北城、東城可有看不順眼的市井流痞麼?我幫你逮了,送往西曲陽時,隻須和押差囑咐囑咐,準將他們當炮灰用,沒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