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 第029 千秋不朽業,盡在殺人中(1 / 2)

第029千秋不朽業,盡在殺人中

見蕭言一臉迷惑,劉曄想了想,又道:“自雒陽兩宮焚燒,車駕西遷,世間漸有亂世跡象。而後果如我所料,九州鼎沸,軍閥割據,歲歲征伐不休,天下無有和平之地。世道混亂如麻,令我灰心意冷,隻求戰火不要燒到成德,不要牽連我家。”

“為求亂世活命,我廣交英雄,編織人脈;拜訪名士,寄養高名,欲以此自保。可是,適逢亂世,豈是你說想逃避,誰能逃避?麻煩要來,任你千般躲,萬般藏,又怎能脫身事外!”

“亂世之所以是亂世,那是因為,今日世間非但有袁術、袁紹、曹操此等梟雄霸主,還有鄭寶這些行事毫無顧忌的山賊草寇。山賊草寇的實力,雖然不足梟雄一哂,卻畢竟手中有刀,手中有刀,他們就能殺人。呂甫如此,鄭寶亦是如此。”

“尤其,巢湖亂匪,大都目光短淺,貪近利,忘遠害,一言不合,就敢當街殺人,絕不會考慮將來如何。舉例子說,江東孫策橫掃會稽郡,卻不殺會稽太守王朗,那是因為,孫策曉得王朗德高望重,萬萬殺不得。反之,若是鄭寶攻入會稽郡,活捉王朗,鄭寶才不會顧忌王朗身份,王朗若敢甩他冷眼,鄭寶就敢砍頭立威。”

“別看鄭寶虛偽施禮,好像多麼敬重我——那是我也以禮待他。一旦我露出真實心意,稍稍得罪鄭寶,鄭寶必然提刀殺我。也就是說,我若不虛偽誑騙鄭寶,根本別想活著離開巢湖。”劉曄橫伸食指,指著自己腦門,語氣陡然轉冷。

“現在的情況,我若斷然拒絕鄭寶,鄭寶立時殺我;我若輔助鄭寶,捐身為賊——天下大勢,治久必亂,亂久必治,眼下雖亂,將來卻必有能臣悍將,追隨聖天子,清剿一切亂臣賊子。我若輔助鄭寶,非但自身性命難保,還將搭上成德劉氏一家數百人性命。”

“或許你覺得,無論如何說,巢湖賊兵推舉我為賊帥,總歸是一片好心。然而,退一萬步說,我即便成為巢湖賊總帥,又能有什麼好處?我劉家雖非淮南豪強,卻也算成德縣望族,我劉曄不缺聲名,不愛錢財,更不願亂世做官,鄭寶能給我的,都是我不屑一顧的。”

蕭言默然無語。

話說到這裏,蕭言已經明白,劉曄剛才為甚提及貴族與平民的區別。

劉曄是貴族,鄭寶是平民。

貴族不會理解平民的艱辛奮鬥,平民也不會理解貴族的飄渺追求——鄭寶的巢湖事業,劉曄壓根不屑一顧,更不會賭上劉家數百條性命。

對劉曄來說,所謂的巢湖兵總帥,不過是一個笑話,哪怕鄭寶真心讓賢,劉曄也懶得多看一眼。

鄭寶的悲劇,早在他糾纏劉曄那一刻,便已注定!

“鄭寶雖然身為近萬巢湖賊兵總帥,卻有兩大致命弱點,一則懦而信人,二則窮而貪利。兵法有雲,懦而喜信人者,可誑騙以迷其智;窮而貪利者,可贈其財貨以誘其心。因為信人,數名間諜,便可刺探鄭寶所思;因為貪利,明知危險,鄭寶也要走一趟成德。天時、地利、人和,盡在我們,隻要蕭十一郎你肯助我,鄭寶必然喪命成德,巢湖兵亦將頃刻瓦解,不複為患。”劉曄的目光,寫滿對蕭言的期盼。

但是,蕭言卻猶豫不決。

原因依舊:他與鄭寶無仇無怨,不願無故殺人。

久久得不到蕭言的回應,劉曄不禁焦慮起來。

劉曄不怕蕭言泄密。劉曄精通保命之術,他既然敢與蕭言說這些,就不怕蕭言走漏風聲。

令劉曄焦慮的是,若無蕭言相助,他襲殺鄭寶瓦解巢湖兵的計劃,那就不得不再次後推。

鄭寶是致命隱患,一日不除,劉曄一日睡不著覺。

但是,劉曄能拿捏住鄭寶,能折服唐萬,卻始終看不透蕭言。看不透蕭言,劉曄就不敢用之如臂使指。

因為看不透,劉曄所以才特意與蕭言“交心”,希望能窺視出蕭言性格弱點,繼而間接支配蕭言,為他辦事。

“或許……蕭十一郎不願殺人?蕭十一郎癡迷做官,一心構建清白家底,寧為五鬥米折腰,卻不肯坦白刺殺山賊呂甫的美名。蕭十一郎,是想與過去的遊俠身份,徹底劃清界限呢!”劉曄突然記起此事。

一念至此,劉曄遂試探說道:“蕭十一郎是不是覺得,鄭寶無甚大惡大非,殺之有違遊俠鋤強扶弱本意?”

劉曄雖然猜錯蕭言的心思,卻巧合的猜對問題症結所在。

劉曄斟酌片刻,幽幽說道:“蕭十一郎,我不知你怎麼想的,但是,朝廷平亂,不是理所當然的麼?你蕭十一郎是官,鄭寶是匪,官兵剿殺匪寇,難道不是理所當然?你究竟有何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