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留步惜芳菲(上)
《三國誌》載:駱俊,官至陳相,為袁術所害。
然則,陳洛兒自稱駱俊妻子,竟不曉得此節。令蕭言心中不禁懷疑:“難道她一計不成再生二計,又冒充駱俊妻子騙我?”
陳洛兒額頭緊蹙一團,略顯躊躇:“蕭校尉曾在壽春侍奉袁術?袁術密遣刺客,暗殺陳國之事,蕭校尉曾是知情之人?”
蕭言搖頭:“夫人誤會,我與袁術素不相識,更不曾參與謀害尊夫。陳王劉寵是為袁術刺殺之事,我也是聽信傳言。難道事實並非如此,而是另有隱情?”
卻是蕭言佯裝不懂,靜待陳洛兒繼續編織故事,以此窺視她真心。
“哦,原來隻是市井傳言。”陳洛兒長舒一口氣,歎道:“陳王劉寵與夫家一日雙雙遇難,外人多有猜測,或曰是黃巾蟻賊所為,或曰是當地豪強所為,或曰是漢庭所為,或曰是曹操所為,當然也有人說是袁術所為。至於其間真相,究竟為何,妾身卻是未從可知。”
“夫家協助陳王劉寵,殄滅黃巾蟻賊無數。雖距今已有十數年之久,卻難保不會有蟻賊後脈,藏身陳國,立誌為父為母複仇。”
“陳王劉寵有救難漢庭之心,與夫家賑災流民,典農治桑,削弱當地豪民。若說有豪民暗恨夫家侵害,遂收攬刺客殺人,亦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性。”
“陳王劉寵麾下弩兵精銳,為四疆所懼。漢庭近在潁川郡許縣,其若是憂心藩王強盛,有害宗室,遂遣刺客殺人,也在情理之中。”
“司空曹操,據地兗州,貪圖陳國九縣兩百萬戶籍已久。若說曹操先殺陳王劉寵,再行兼並之策,亦非不可能。”
“袁術少年以任俠聞名,不愛儒生愛武生,身邊聚集劍客、死士無數,偏又與陳國素不和睦。且,死士刺殺陳王劉寵之時,又隱約提及陳國不借袁術軍糧事,袁術的確也有嫌疑在身。”
“然,事情畢竟撲朔迷離,水落石出之前,妾身也不敢斷定仇家究竟為誰。前時之所以對蕭校尉有所隱瞞,亦有此間顧慮。”
“不過,妾身心中,最懷疑凶手卻是曹操。”
“夫家與陳王劉寵,一日雙雙遇難,令陳國瞬間陷入混亂。因是,陳王劉寵麾下舊日幕僚,多有請曹操入主陳國之意。如果一切順利,怕是兩三月之內,曹操必然兼並陳國九縣兩百萬戶籍。”
“妾身此次回返會稽郡,路經壽春時,並未見袁術為難。合肥縣令是會稽郡人,與夫家有舊交,妾身來合肥,向他請援時,他亦果斷遣兵來送,並未顧忌袁術。”
“袁術殺夫家,一無所利;曹操殺夫家,卻可兼並九縣兩百萬戶民,由不得妾身不懷疑是他曹操作惡。”
乍聞陳洛兒不懷疑袁術,反而疑心曹操,蕭言不禁啞然失笑:“我巢湖立的可是漢旗,拜的是許都漢庭,你在我麵前諷喻曹司空(曹操),就不怕我治你不敬之罪?”
陳洛兒搖頭輕笑:“妾身雖是一婦人,卻也知孫策在南,曹操在北,彼此隻有舊怨,無有恩情。兩人縱然因為時勢,暫時共奉一旗,又豈能同心同德,連勢一體?”
“韓非子有言:遠水不救近火。長安失火,而求取東海海水,海水雖多,卻終不能熄滅眼前近火。”
“今日之勢亦然,曹操遠在淮北,孫策近在江側。巢湖若危,曹操縱有強兵百萬,依舊不能援手蕭校尉;孫策雖僅有弓弩三千,卻可馳援巢湖,救危救急。兩者誰是誰非,妾身雖一婦人,尚且知之,蕭校尉豈能不知其中利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