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 第082 周瑜在巢湖(中)(1 / 2)

第082周瑜在巢湖(中)

“仲達(蕭言)可否引我漫步湖畔,一觀巢湖新景象?”周瑜問道。

周瑜好言好語,蕭言怎好意思驟然強行拘禁他?

因是,蕭言略一沉思,笑道:“能與公瑾共遊巢湖,是我的榮幸。”

說罷,蕭言轉首詢問楚永副官:“巢湖可有什麼值得遊賞的夏日美景?”

楚永副官答道:“巢湖南有……”

孰料,周瑜卻善意打斷楚永副官話語,說道:“巢湖雖大,景色卻也就那麼幾處,往日遊賞巢湖時,我早已看厭。我呀,今日就是想沿著湖畔走走,一觀巢湖新景象。”

“我江南隨軍征伐時,得知山賊鄭寶聚於巢湖,截斷交通,抄略地方,殘害鄉民,乃是九江郡南第一大盜。當時雖有心討定其人,卻時勢不許。”

“而後南方事定,我隨叔父丹陽太守(周尚),一起南歸壽春,回稟小袁將軍。幸得小袁將軍厚愛,授兵五百,用我為將,奉命駐戍陰陵縣城東南。因恨八百裏巢湖為鄭寶所侵,遂請得小袁將軍虎符,允我自募糧草,南征巢湖。恰逢東城縣偶遇一人,名曰魯肅魯子敬,慷慨有壯節,願贈我三千石糧食,充作軍資,以伐巢湖。可惜,周某無能,竟愧對魯子敬信任,未殺鄭寶一人,便因舟船弩弓軍馬軍備短缺,不得不無功而返。”

“本以為淮南局勢混亂,無有用兵時機,鄭寶或將繼續為禍數年。誰知突然有消息傳至陰陵:言仲達與子揚兩人,單刀殺鄭寶,降服六千賊兵,並入廬江郡。自那日起,我便留意仲達,恨不能早日相見,一問平鎮巢湖始末。”

“前數日,小袁將軍外放我為居巢縣長,陰陵縣至廬江郡居巢縣官道,途經舒縣。當時,我本以為仲達與子揚共留舒縣,追隨劉廬江(劉勳)。舒縣是我本家所在,我思量,屆時,無論如何,也要多留舒縣一月,好生招待你們兩位。”

“豈料,行至成德縣,偶然得知仲達竟然已經遠離舒縣,三日而撫巢湖遺民,編其戶,理其籍,救其民,一掃淮南幹旱蝗災晦氣。既知仲達不在舒縣在巢湖,我立即繞道合肥,順施河而來巢湖,一訪仲達。”

“無論殄滅鄭寶巢湖賊兵,還是三日而巢湖遺民,仲達所為,皆令我感到不可思議。今日來拜訪仲達,我呀,就是想一覽巢湖新景象,瞧瞧你仲達究竟是何等奇人,竟然在短短一月之內,做出偌大功業。仲達,你不會介意我好奇吧?”

聞聽周瑜一番誇讚,蕭言不禁汗顏:能被名傳千古的周瑜如此稱讚,受之恐慌啊!

然而,恐慌之餘,蕭言忽然又有點覺悟:“原來不知不覺,我已經走進三國豪傑視野。”

其實,卻也是蕭言過於糾結卑賤出身。

單刀殺鄭寶,匹馬撫巢湖,又豈是庸人能為?

劉曄是何等人物?陳壽為其作傳時,卻依舊不惜花費筆墨,重點講述其殺鄭寶之事。由此可見,單刀殺鄭寶所積攢的功勳名望,對劉曄的影響,並非蕭言如所想象的那麼簡單。

倘若蕭言未與劉曄分道揚鑣,蕭言勳業自然將被劉曄光輝完全覆蓋。畢竟劉曄是淮南名人,蕭言隻是市井遊俠,在眾人看來,單刀殺鄭寶的偉勳,自然而然要算在劉曄身上:區區遊俠,殺人之刀而已,何足道哉?

但是,偏偏蕭言與劉曄分道揚鑣,偏偏蕭言又棄合肥縣遊徼,聚集數萬流民,雄霸八百裏巢湖。

十八歲少年,率七十名遊俠,降民五萬,集兵三千,一統八百裏巢湖。如此少年俊才,誰敢輕視分毫?

尤其,蝗災過後,淮南滿地蒼荑,八百裏巢湖魚蝦成為活命聖地。無數饑困流民,向巢湖蜂擁而來,使得巢湖在淮南郡的影響日漸擴大,有超過鄭寶痕跡。

有蕭言一統巢湖功業在身,眾人再審視單刀殺鄭寶一事時,便不可能繼續無視蕭言。

譬如周瑜,聞聽劉曄殺鄭寶時,他會打聽其中有沒有蕭言?蕭言為劉曄做過何事?不可能!

縱然周瑜嘴上說的再好聽,他其實也是先因為巢湖知曉蕭言,再因為巢湖聯想起劉曄殺鄭寶:蕭言既然能在巢湖做出一番事業,證明其能力。那麼,其助劉曄收編巢湖賊兵時,顯然不可能庸庸無為。

恰逢周瑜赴任居巢縣長,途中經過成德,一番打聽,終於獲知蕭言一切信息。

少年離家,硬抗山賊呂甫。

得遇劉曄,刺殺湖賊鄭寶。

脅迫縣令,引軍南下巢湖。

單槍匹馬,招撫五萬流民。

率眾禦蝗,天降蝗蟲瘟疫。

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