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 第116 名震江淮(補二)(1 / 2)

第116名震江淮(補二)

建安二年九月二十二日,巢湖水軍遇戰黃蓋於春穀蕪湖之間,盡敗其麾下戰船六百艘。

此次長江水戰,巢湖投入大小戰船兩千艘,主力輔兵五千人;黃蓋投入大小戰船六百艘,主戰精銳四千五百人。

單論數字,無論戰兵還是戰船,皆是巢湖占優。然則,黃蓋戰船是百戰戰船,屢與劉繇水軍對戰;戰兵又是精銳,橫行四方,百戰不死;反觀巢湖一方,輔兵募集不過數月,尚未成軍,戰鬥力可想而知。雙方真實實力對比,黃蓋可比作官兵,巢湖可比作流寇,若非有蕭言從中調度,揚長避短,今日必然是黃蓋逆水擊潰巢湖。

此戰,可謂巢湖投機取巧,以弱勝強。

全軍回返途中,蕭言已經忍不住傳告各部,令其估略戰功,彙報殺傷。

戰事初定,彼此傷亡詳細數據肯定沒有,但是大概數字還是可以第一時間拿出。

首先是戰功,各船粗粗彙總數字:

俘獲完好戰船六十艘,其中樓船十二艘。

俘獲半損戰船八十艘,其中樓船四艘。

鑿沉戰船粗略估計為百餘艘,其中樓船盡數沉沒。

俘獲物資小船八十艘,上載糧草五千石、嶄新鎧甲七百副,刀劍槍戟各有數百,弓矢、弩失近萬有餘。

斬獲首級,約有八百,溺水而亡者不知凡幾。

所獲俘虜,兩百餘人。

搜檢戰船,所得黃蓋兵遺棄鎧甲、頭盔、長短兵器,可供兩千人之用。

初聚流民,對抗百戰精銳,如此戰果,不可謂不輝煌。尤其,敵方主將更是近些年聲名赫赫的孫策。粗略數據稍稍統計,蕭言立即通報全軍,誇耀戰功,引燃一片歡呼沸騰。

其中最激動者,無疑是那些鄭寶時代的巢湖輔兵。

遙想當年,孫策屯兵曆陽時,僅率麾下千餘名戰卒,便輕鬆擊潰鄭寶近萬賊兵。若非當時劉繇強盛,鄭寶早為孫策所殺,巢湖早為巢湖所並。數月之前,因劉曄特意散播孫策來攻謠言,近萬巢湖賊兵恐慌戰抖,賊帥鄭寶甚至準備遠徙廬江、荊州,便是他們自度:孫策業已兼並三郡,倘若再伐巢湖,勢必清剿巢湖叢叢蘆葦,使巢湖賊兵再無藏身之地。

誰曾想到,鄭寶梟首尚未半年,蕭言竟率五千輔兵,全殲黃蓋於長江。尤其,若非蕭言刻意留給孫策數千累贅,今日水戰,巢湖斬首必然不是八百級,而是三千八百級。鄭寶統轄巢湖,這些土著輔兵,尚不足選為戰兵。但就是這群被鄭寶淘汰的巢湖遺民,被鄭寶欺辱的數千流民,今日卻輕鬆破殺黃蓋五千戰兵。

雖知已經戰勝,無數輔兵尚且不敢相信,迷茫望著雙手:“僅僅投擲一柄梨花標槍,就勝啦?孫策麾下精銳,怎麼感覺還沒有縣衙衙役厲害呢!”

俗語有曰: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巢湖戰力奇跡般逆轉,在數千輔兵眼裏,隻能這般理解。狂勝之中,數千輔兵哪能如蕭言那般清醒,曉得一切利弊,曉得巢湖勝利原因,曉得巢湖覆亡原因。他們真若明白巢湖為甚勝利,黃蓋為甚覆亡,蕭言就不再感慨巢湖將才匱乏啦。

小兵的眼界裏,從來隻有簡單勝負:勝就是強,一切皆好;敗就是弱,一切皆壞。

一樣的人,由鄭寶統帥,猶如腐爛朽木;由蕭言統帥,頓時化作寶劍出鞘。

在數千輔兵看來,巢湖能有今日之勝,顯然全賴蕭言。鄭寶萬數軍民,不敵孫策千餘戰兵,尤且成名一方,素為淮南諸縣忌憚;巢湖蕭言率五千流民,聚殲黃蓋五千精銳,又將贏來什麼偉業?

一念至此,無數輔兵不禁眼光透亮,對未來充滿期盼。

熱血男兒,誰不曾幻想戎馬倥傯?沙場悍卒,誰不曾渴望自家將領是霍去病、衛青奇才?

巢湖所聚數千輔兵,皆因保甲製度,每保強行征調一人為輔兵。既是強行征調,輔兵心中便多有逆反之心,雖然按時趕赴巢湖校尉府,卻有些“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味道。若非蕭言後世為共和國陸軍士官,深通思想政治重要性,一邊製定合理軍法,一邊利用各類口號強化軍心,數千輔兵早就殘廢成衙役,整日隻顧點卯吃喝,習性畏死,舉止散漫。

然則,盡管蕭言複製後世軍旅經驗,引用、試驗冷兵器各類練軍之法,但是數千輔兵總是感覺不到一絲蕭言熟悉的軍旅味道。無他,數千輔兵視巢湖校尉府為衙門,視自己為役兵,心中沒有戎馬建功念頭。既無攻城陷陣渴望,又怎是合格軍旅?既無沙場一決雌雄之心,又怎是值得信任的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