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合盟陳登(中)
巢湖勢單地孤,又無天險,若想長存,必須有強大外援。由是,當巢湖麵對袁術、孫策、劉勳三重威脅時,蕭言決定選取廣陵太守陳登作為盟友。
聞聽巢湖有可能合盟廣陵,勢兼淮南,太史慈諸人略略騰起一點信心。反觀蕭言,則貌似意氣風發,厲雷行風,做出安排:“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巢湖若無天險可依,那我們就去奪一座堅城!”
“奪城?”眾兵將不明所以然,唯有太史慈目光微動,試探問道:“合肥?”
蕭言麵向太史慈,沉聲說道:“不錯,正是合肥。合肥地處江淮之間,是聯絡江淮南北通道,更是聯絡江淮東西通道,如欲連縱廣陵陳登,必先據有合肥!其次,合肥地處成德、巢湖之間,袁術南來,必經合肥,我若據有合肥,則可將戰場轉移合肥,經營施水防線,以此逆擊袁術。”
“再者,合肥地處淮南中心,倘若委實戰事不利,毫無勝機,我們大可遠走廣陵,乘船北歸曹操。海船通暢,不強勝千裏輾轉大別山?”
勝可攻,退可走,有百利而無一害。
於是,眾兵將為蕭言一番話語說動,決定與袁術野戰合肥縣。
======
建安三年四月初九,臨近秋收之前,蕭言突然集結所有北府兵、兩湖兵,以及近半紅巾兵,合計八千步卒、舟楫。
本來,因為建安三年有閏二月,夏收秋種就在四月間,於情於理,巢湖不該此時用兵,耽誤農時。可是,袁術大軍兵臨城下,巢湖時刻有覆亡危險,連性命都保不住,要他農時何用?倘若因為確保夏收秋種,耽誤戰機,那巢湖所護田糧,豈不盡數送給袁術?與其如此,還不如索性不顧影響不影響農時。
成德有袁術數萬強兵,江東孫策、廬江劉勳又從旁覬覦,巢湖麵臨生死危機,蕭言雖然話語說的滿滿,其實內心並無必勝把握。巢湖縱得廣陵陳登合盟,又真能縱橫江淮,拳打孫策,腳踢袁術?
不可能,陳登雖強,但是還沒有強悍到那種地步。
唯因巢湖上下,人人驚懼,蕭言若不自信滿滿,表現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模樣,給予巢湖十餘萬流民一根主心骨,怕是巢湖很可能未戰先敗,紛紛就地投誠袁術、孫策。蕭言這會兒,其實就是“趕鴨子上架”,哪怕極其虛弱,也要裝出一副強大麵貌,鼓舞巢湖軍民奮起抗戰。
亦因蕭言外強中幹,當他與太史慈籌劃謀攻合肥時,卻又將校尉府眷屬,以及周瑜一家三口、陳洛兒一家三口,悄悄遷徙至施水河口。蕭言心中已有決定,一旦未來合肥作戰不利,他便果斷放棄巢湖基業,攜帶周瑜、陳洛兒,退避廣陵,渡海北歸曹操。
後世共和國和諧年間,證券投資有“止損”一說,也即是指當投資出現虧損達到預定數額,那就必須及時斬倉出局,避免更大損失,乃至徹底崩盤。證券投資,頗似賭博,從無百勝無一敗之人,所以若想成為投資精英,必先精通止損之法,把投資失誤限定在極小範圍內。唯有學會止損,才能百戰不殆,持續博弈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