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 第163 北征呂布(三)(1 / 2)

第163北征呂布(三)上下異心

蕭言心起警惕:“難道巢湖已經越過警戒線?”

暫且按下憂懼,蕭言試探問道:“陳功曹此來,持有許都詔書?”

“校尉熟知軍事,自然知曉沛縣地在三州之間,扼守水陸要道,牽一發而動全身,曹操必然不會容許呂布侵奪。夏侯惇雖敗,曹操主力必然更將卷土重來,逆擊呂布。王師討逆,豈能不廣發詔書,集結諸侯之力?此時雖無許都詔書,然旬日之內,許都詔書即來巢湖。”陳矯答道。

許都詔書!

誠如陳矯所說,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是曹操百玩不厭的招數。

蕭言突然發覺,歸順曹操遠遠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如果蕭言類如孫策那般自立江東,大可玩弄手段,將許都詔書當成求名求利手段,但是蕭言如今試圖歸順曹操,富貴一生,那就必須百分之百執行許都詔書,以此贏得曹操絕對信賴。

譬如,前時歸降曹操的李通,初時曹操縱容趙儼罪殺李通嶽父,以此檢驗李通忠誠,曹操對李通主動歸順,尚且疑心如此。所幸,曹操前時征討張繡不順,李通疾風見勁草,不顧基業安穩,全力救難南陽,勇擊張繡,慢慢贏得曹操信任。真實曆史上,曹操、袁紹反目時,李通再次拒絕袁紹派係誘惑,選擇堅決支持許都曹操,這才漸漸辛苦融入曹操親信體係,成為蕭言羨慕的標杆人物。

曹操雖然四處派發詔書,但是誰可信誰不可信,他心裏自有一張清單。未來劉備攜軍歸順曹操,曹操不就是將信將疑,不願使他再度出外領兵?

既想歸順曹操,又視詔書為無物,那是自取禍端,神仙難救。

蕭言先有歸順之實,曹操才會有信任巢湖之情。

思及劉備,思及李通,蕭言突然沮喪發現:能否鎮守巢湖,完全不由他心。

鎮守巢湖,目的是為助曹操剿殺孫策、孫權。但是,鎮守巢湖目的如果與曹操戰略目的互相衝突,又該如何取決呢?先拒絕征命,一次次激怒曹操;再為廢寢忘食,替曹操經略江東,有比這更傻缺的蠟燭精神嗎?

巢湖的戰略,曹操戰略,誰先誰後,重要性不言而喻。

既想挑戰曹操權威,又想曹操感恩,世間哪有這種好事!

陳矯尖銳言語,向蕭言無情揭露一個殘酷現實:要麼自立巢湖,一切由己;要麼乖乖奉命,做好臣子,別皇帝不急太監急。

一念至此,蕭言心情陡然變差,起身告別陳矯:“陳功曹繼續用餐,合攻下邳之事,且容我考慮一番。”

陳矯自有智慧,曉得巢湖策略非能片刻間更改,所以他也起身微笑送行蕭言。隻是,臨分別時,陳矯又特意提醒蕭言:“呂布圍困小沛漸急,勝負即在本月,還請校尉早作決斷,勿失時機。”

======

辭別陳矯,蕭言直走校尉府,閉眼沉思未來。

巢湖戰略,曹操戰略,誰先誰後,誰主誰副,陳矯尖銳提出一個蕭言前時忽略的命題。

往日布局江淮,蕭言總是站在曆史高度,圖謀未來十數年後。但是,曹操顯然更重視現在,重視徐州呂布,重視荊州劉表,重視河北袁紹,而不曾視孫策為心腹大患。蕭言真若歸順曹操,曹操更希望他抽出兵力,麵對北方壓力。

無疑,巢湖如果還想安穩融入曹操體係,那就必須以曹操為尊,必須以曹操意誌為意誌,必須以曹操的戰略為戰略。

條條路通洛陽,萬座豪宅朝向南。

蕭言久思不定,於是吩咐親隨召喚太史慈、諸葛瑾、楚永等巢湖核心一起議論未來。

出乎蕭言意料,太史慈、楚永兩人,竟然異口同聲選擇巢湖為先。

楚永說道:“曹操欲討呂布,與我們巢湖何幹?他打他的呂布,我們打我們的孫策、孫權、袁術。我們不曾指望曹操派來援兵,他卻想抽調巢湖戰兵,也恁不講理!朝廷就是被曹操這群庸官把持,才會有今日紛亂局麵。”

太史慈說道:“兗豫有曹操,江淮有巢湖,同樹漢旗,不分先後。曹操如能剿滅呂布,自當賀喜許都;曹操如不能剿滅呂布,隻能說曹操枉主朝政,蹉跎軍心。我巢湖數千戰兵,南拒孫策,北敗袁術,無愧許都漢室。曹操雄霸兩州之地,如不能破擊小小呂布,那我巢湖,也隻能寄望於河北袁紹雄兵。”

蕭言初時詫異楚永、太史慈態度,繼而卻又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