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三雄會(完)曹矮子、劉長耳,一對變態發育
蕭言嫌陳宮聒噪,遂使巢湖兵將其囚車移至最後,遠離呂布。之後,蕭言與呂布略略客套數句,複又縱騎追齊陳登、徐晃。
陳登歡笑招呼蕭言之餘,又隨口問道:“陳公台疾呼仲達,所為何事?”
蕭言笑笑:“陳宮前叛變曹操,如今且驚且懼,自以為必死,故欲臨終托付呂布。”
陳登啞然失笑,繼而回望後軍,歎息說道:“陳公台亦是苦命之人。”
“那也是他自找!”徐晃突然插一句話。
陳登目光轉向徐晃,笑了笑,卻沒有過多理會徐晃,而是繼續與蕭言並肩直行。
過十字路口,向西轉,蕭言迎麵望見無數旌旗飛揚。
隻見街道兩側,分別直立兩隊精銳步騎,五步一駐步將,十步駐一騎將,莊嚴肅穆,濃鬱兵威使人喘不過來氣。兩側四隊步騎之間,數十名文武官員屬吏將校,次第合聚,宛若方陣,麵朝巢湖兵——顯而易見,眾人集聚在此,是為巢湖兵接風洗塵。
遙望長街無數文武屬吏將校,蕭言頓時感慨不已。
蕭言依稀記得,就在去年夏天,他追隨劉曄往投廬江:彼時,廬江太守劉勳看重劉曄高名,集聚百名鼓吏、導從,出縣城十裏,迎候劉曄來廬江。事過一年半,蕭言再次看見這類陣仗,不禁長歎短籲,感慨物是人非之餘,又想起劉曄麵孔——蟄伏廬江的劉曄,今日也不知是何境遇?
蕭言偏頭向陳登,輕笑說道:“曹公使人列隊相迎……”
然則,蕭言話未說完,忽見徐晃、陳登相繼跳下戰馬,一前一後見禮西方。
蕭言對徐晃、陳登兩人舉措迷惑不解,隻是下意識覺得自己要隨大流,所以立時準備翻身跳下戰馬。
誰想,趕在蕭言下馬之前,忽然竄來一名奴仆,躬身彎腰趴在戰馬左側,顯然是欲做蕭言下馬階梯。
卻說蕭言魂穿漢末,身背共和國和諧年間烙印,或許無意逆改漢世風習,卻能堅持從自我做起,較為看重人命,較為看重尊嚴。好似今日這般以人為梯諸事,蕭言在巢湖雖然不曾明文禁止,但是他卻絕不會這樣低賤使喚人。如依後世標準論尊嚴,巢湖校尉府仆從,無疑最能昂首挺胸。當然,畢竟價值觀念相差近兩千年,後世看重的,漢世不屑一顧;後世不屑一顧的,漢世反而看重,彼此理念相差殊遠。巢湖校尉府仆從,也不一定覺得他們得到蕭言尊嚴善待。
蕭言不願輕賤這位仆從,踏踩其背下馬,所以下意識臨時更改方向,欲從戰馬西側跳下。恰在此時,陳登發覺蕭言異狀,及時傳來聲音:“此是迎接之禮,蕭校尉莫要躲避。”
禮儀?蕭言微微愣住。
正如前麵所說,蕭言雖然習慣後世生活習慣,卻更不願無端挑戰漢世風俗:眼前場合,顯然不是蕭言堅持自我個性之時。
於是,蕭言聽從陳登諫言,順勢踩踏仆從後背,緩身下馬。
蕭言翻身下馬,正欲詢問陳登細節,又忽見一名小孩疾步走向自己。
小孩?
街側豎立無數莊嚴肅穆步騎,道間又有數十名屬吏將校等候,如此場合,怎麼突然跑來一個小孩?
蕭言不禁詫異望向這名小孩。
這名小孩……等等,胡須?
這小孩好長胡須!
長胡須的小孩?蕭言徹底懵然。
長胡須小孩疾步走至蕭言麵前,雙手合握蕭言右臂,仰頭注視蕭言:“前降成廉,後陷南門,活擒陳宮,捆縛呂布,如非仲達之助,我軍今日豈能攻陷下邳?”
蕭言回望長胡須小孩,仔細打量,發覺此人麵容衰老,皺紋漸起,原來不是小孩,而是一位矮子。
隻是,眼前這人……也恁矮!
據蕭言目測,眼前這位矮子,身高隻有一米五。
一米五!
一米五哎!
身高一米五哎,就是放在女人身上,也恁矮了點!好似呂布女兒呂雯,如今不過十四五歲,還在發育期間,都已身高一米五五,妥妥高出眼前矮子一頭。
好悲劇的身高!
不僅如此,在蕭言看來,眼前這位矮子,本身就是個悲劇。
矮且不說,膚色還黑;膚色黑不說,麵貌還醜。
黑、矮、醜!
三字完美詮釋眼前矮子。
看清矮子尊容,蕭言不禁惡意腹議:“老兄的帽子,肯定有綠色。”
惡意揣測黑醜矮子之餘,蕭言直接眺望長街,搜尋其他人物——黑醜矮子身高一米五,踮起腳也夠不到蕭言下巴,遑論遮掩蕭言目光?
目光越過黑醜矮子,蕭言忽然發覺數十名屬吏將校,紛紛次序駐足,不曾靠近蕭言、陳登——陪伴陳登、蕭言前來郡府的徐晃,更是豎立在黑醜矮子身後,宛若保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