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周瑜三封信(三)推罪於吉
華佗說道:“救命藥內暗藏有毒藥。救命藥醫治將軍膚表創傷,而毒藥則侵蝕將軍五腑六髒。如若毒藥份量不變,將軍或可苟延殘喘至明年正月末;倘若期間加重毒藥份量……將軍性命,全在用毒人掌控之中。”
毒藥?
下毒!
乍聞華佗診斷,孫策病床前屬將全部赫然變色,懷疑目光齊時盯向孫權:數十日來,孫策所用藥湯,全是孫權所熬;孫策所用藥粉,全是孫權所碾;孫策所用藥膏,全是孫權所塗……若是有人下毒,孫權豈能逃過懷疑。
反觀孫權,則即時跪倒孫策床前,不斷以頭撞地,切聲辯解自己無辜,請孫策明察是非。
俗話說,人走茶涼。三郡文官武將前時眼見孫策病逝即在眼前,紛紛宣布效忠孫權這位孫策欽定繼承人。由於即將迎來孫權當政,無數非孫策核心部屬官吏,全都改以效忠孫權,重視孫權本人命令,輕視孫策這位將死之人命令——畢竟,人皆有私心,他們更加看重眼前利益。
哪怕心中認定孫權毒殺孫策,也有許多文官武將堅定站在孫權背後,希望以此表達忠心,從而得到孫權重用。漢朝之前數百年的春秋戰國混亂時代,殺兄殺父奪權之事,並不罕見,隻要能成功,就是勝利者。因是,連續數人出列,或說華佗惡意搬弄是非,或說孫權沒有下毒必要,或說外人陷害孫權,或說巢湖內奸設局……總之,他們堅定認為孫權是無辜的,希望孫策不要立即拿下孫權,從而攪亂三郡政局。
簡而言之,孫權名義主持三郡政務數十日後,如今已經尾大不掉,孫策即便控訴孫權下毒殺兄,也別想輕鬆拿下孫權,改換他人為繼承人。
孫策病床前約有二十餘人,其中出列為孫權說情者,有七八人,其餘十多人則皆沉默相待。孫策目光一一掠過二十餘人,轉首向華佗問道:“華先生,吾病尚能救否?”
“能!”華佗給予肯定回答。
孫策臉色頓時緩和:“華先生有幾成把握?”
“九成!”
孫策又問:“需要多少時日?”
“短則一兩月,長則六七月,將軍即可完全康複。隻是,將軍腑髒受損嚴重,再想戎馬倥傯,卻是大為不易。”華佗答道。
孫策點頭:“那便煩請華先生全力為我救治。華先生請放心,隻要我活一日,就沒有人敢來害你。”
聞聽華佗有九成把握治好孫策,群屬不禁訝然萬分。類如孫策核心部屬,全部即時恭賀孫策康複在即,反觀原本支持孫權的那八九人,則麵色灰白,雙手略略顫抖:時機觀望錯誤,他們站錯隊了!
孫權此時不過十六周歲,謀斷有限,根本不能夠服眾禦下,其之所以團結一批親信黨羽,完全是因為孫策病逝在即。倘若孫策本人即將康複,江東三郡數萬步騎,誰會跟隨孫權抗逆孫策?連原本支持孫權的那些人,都不敢反抗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