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232 隻手遮天,將世界左右(十一)(1 / 2)

PS:

第二更挪到晚上。

==========

第232隻手遮天,將世界左右(十一)滁州朱八八,巢湖蕭一一

葉公好龍是貶義詞。

周瑜提及葉公好龍典故,目的是以此諷喻言行合一。

可惜,周瑜是周瑜,蕭言是蕭言。

周瑜本希望蕭言腳踏實地喜歡上九天真龍,哪想蕭言卻借此徹底看清自己,明白他前時投曹心思隻是催眠式的自我安慰。因是,待建安四年正月初,周瑜遙聞蕭言單騎回返巢湖,不禁悵然若失,心生鬱結。卻是針對蕭言連番判斷失誤使得周瑜漸漸自我懷疑,懷疑自己的眼光無法看透人心,懷疑自己的視野無法囊括天下局勢。

也是發覺自己根本無法把握蕭言未來抉擇,周瑜今日才會放棄種種隱喻,萬事與蕭言直話直說:聽不懂蕭言雲台所指,那就直截了當追問。隻是,周瑜盡管對蕭言脫線思維有所準備,但也萬萬沒有想到蕭言竟然準備代漢建朔,籌備巢湖雲台二十八將。

周瑜抬手捶捶前額,哭笑不得反問蕭言:“你確定不是在說笑話?”

蕭言搖頭。

瞧見蕭言依舊滿臉肅穆,周瑜本想說點什麼,但是話到嘴邊卻又什麼也說不出來。好在周瑜無語凝結時,蕭言緩緩道出心中所想:“江東孫策天然缺陷,公瑾前時已知。然則,此去下邳拜會呂布、曹操、劉備、臧霸等當世豪傑,我卻愕然發現,曹操也好,袁紹也好,皆是有名無實,等同江左孫策。”

“袁紹總霸河北,卻不能收攏黃河沿岸諸軍將,譬如河內郡張楊勢力;曹操輔政漢室,既欲得周公輔政美名,卻又戀眷手中權柄。袁紹製霸河北,內憊倦而外綏靖,形勢雖眾,卻如肥碩豬牛,未來必將為人獵殺。曹操本為梟雄,彼若真心輔政則漢家中興可期;彼若胸懷偉誌則新朝可待,可惜曹操投鼠忌器,一邊懼為王莽而天下叛,一邊卻又孜孜不倦追求超越人間帝王的權柄,妄想兼得魚與熊掌。車轆南行交州,交州盛夏之日而欲觀北方雪景,曹操焉能不敗?”

“孫策無勢,袁紹無威,曹操無智,則三者皆非當世真英雄也。”

“群雄既然庸庸無為,你我何不取而代之,當世再演漢家高祖盛事!”

伴隨蕭言漸次展現思路,周瑜慢慢接受蕭言篡漢異心事實:“袁術敗亡盡在眼前,仲達真欲使巢湖再赴壽春悲劇?”

蕭言搖頭:“我不是袁術。”

“周武革命,雄霸天下大半而猶奉商紂為君;高祖建朔,剿滅項籍兼並天下猶且三讓方登皇帝極位。袁術近不能伐滅曹操,遠不能折服袁紹,卻猝然妄稱新朝,焉能不敗?我欲籌建雲台心思,隻是率先說與公瑾聽,希望公瑾能夠與我共成大事,僅此而已。出公瑾之家,巢湖雲台二十八將皆是妖言惑眾,巢湖校尉府上下蓋不承認。”

“我雖有兼並九州之心,但是巢湖具體發展策略卻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天下群雄人人稱王之前,巢湖絕不稱王;兼並九州,囊括宇內之前,巢湖絕不言代漢。”

聞聽蕭言盜用後世朱元璋建基皇明九字名言,周瑜恍然大悟,曉得蕭言終究沒有發瘋,不會傻瓜似地以區區數縣之地稱王稱帝。隻是,即便如此,蕭言北征下邳前後心態轉變,也使周瑜極其驚訝:“短短數月之間,蕭言換了個人似的。”

周瑜盤算片刻,第一次問出實質性問題:“仲達準備築牆何地?”

“築城淮河,東有無邊無際遼闊大洋,西有大別山層巒山脈。”蕭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