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搖搖頭說:“不知道。”然後又好奇地問:“為什麼呀?”
媽媽回答說:“科學家研究過,當一隻鳥扇動它的翅膀時,它會為跟在它後麵的鳥創造一股向上的動力。大雁按照‘人’字形飛,便會飛得更快,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方向和目標,它們會在相互的推動下更快地前進。”
我似乎有些明白了,又問媽媽:“那麼他們一起飛向南方的時候,為什麼要發出叫聲啊?”
媽媽笑著拍拍我的頭說:“那時因為他們在互相鼓勵呢!這樣它們就不會覺得累了。”
長大後,我終於明白了媽媽要向我講述的道理。原來大雁是靠著合作的力量才能利用一個秋天的時間飛到遙遠的南方過冬。然後春天的時候,它們又會整齊地排著隊飛回北方。它們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因為它們懂得怎樣團結合作,知道利用集體的力量讓自己變得強大。
和大雁一樣,螞蟻也是一種懂得合作的動物。
那年,南方連續好多天不停地下雨。終於在一天黃昏的時候,洪水如暴怒的猛獸,一下子撕開了江堤。頓時間,江岸兩遍的田野和房屋被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
連綿的雨水使人們料到這一刻會到來,所以江壩決堤他們沒有吃驚,而在在決堤之前就搬到了高處。
第二天清晨,人們三三兩兩聚在江堤上,凝望著沉浸在水中的家園,不斷地歎息。
忽然有一個人驚叫道:“看,那是什麼?”
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一個黑點正順著波浪飄過來,一沉一浮的,像是一個落水的人。於是有一個水性極好的人,縱身跳進水裏,打算營救。很快他就靠近了那個黑點。他看了一眼,便掉頭遊了回來,待他上岸後。有人好奇地問:“怎麼不救人救回來了?”他說:“那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蟻球。”眾人不解地說:“蟻球?”
其中的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說:“蟻球這東西,很有靈性,六九年發大水的時候,我也見過一個,足有籃球那麼大。當洪水來臨時,一窩螞蟻就會迅速地包成一個團,然後隨著波浪漂流。隻要一隻螞蟻能靠岸,或者碰上一個漂流物,這一窩螞蟻就都能得救了。”
老人的話剛落地,那個蟻球就飄過來了,並且越來越近。人們都看清楚了:這個蟻球有足球那麼大,上麵是黑乎乎的一個一個的螞蟻,它們緊緊地抱成一個團。當一陣風浪打來時,最外麵的一層螞蟻有的被風浪打開,被剝離出去。但是裏麵的那些螞蟻仍舊緊緊地抱在一起。
岸上的人們看得驚心動魄,終於蟻球靠岸了,蟻球一層層散開,一隻隻螞蟻像受過訓練的士兵一樣排成排井然有序地一隻隻衝上岸堤。終於最後一隻螞蟻也登陸了,它們終於全部安全了。雖然水裏留下了許多蟻球的犧牲者,它們再也不能上岸了,但是它們仍舊緊緊地抱在一起。
生死合作、緊密團結的螞蟻讓岸上的人們像是突然領悟到了什麼一樣,互相看看對方,露出了希望的微笑。西北大草原上的“霸主”——狼,也是一種有著讓人驚歎的智慧的動物,這種智慧在它們捕食的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雖然狼的身軀在草原動物中並不是最健壯的,狼的力量也不是草原動物中最強大的,但是,狼因為擁有著其他動物所沒有的一種優勢。這種優勢是它們在草原上生存下去,並且繁衍不息的有力保證。
有一次,一個牧民趕著羊群在廣闊的西北大草原上放牧。晴朗的天空像一麵鏡子,天上的雲朵就像倒映的羊群,牧民搖晃著手中的鞭子正悠閑地唱著歌。他不知道,其實一股危險的力量正在悄悄向他靠攏。
當他正要趕著羊群回家的時候,突然從羊群背後追上來一群狼。它們遠遠地跟著羊群,但是奔跑的速度卻越來越快。牧民知道,丟一隻兩隻羊是肯定的,他隻是不想損失更多的羊。於是,他將羊群圍攏在一起。保護羊群的狗站在了羊群外邊,衝著狼群吼叫著。似乎在說:“離遠點,不要過來!否則對你不客氣!”可是那幾匹狼顯然不為所動,仍舊跟隨著羊群。
牧民知道,狼群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它們現在雖然還沒有發動進攻,但實際上,它們是在尋找時機。
狼群離羊群越來越近了,突然一隻狼衝進了羊群。羊群被嚇得一下子分散開來。經驗豐富的牧民趕緊將羊群趕到一起,並且加快了前進的速度。一隻獵犬突然衝上來對狼大叫了幾聲,那隻狼便匆忙逃走了,不一會兒另一隻狼又衝進了羊群。這次有幾隻羊與整個羊群分離了出來。狼群迅速排好隊形,前後左右將這幾隻羊緊緊包圍了。那幾隻小羊在狼群中可憐地咩咩叫著,而這時,狼群卻團結起來,輕而易舉地俘獲了這幾隻小羊。並將它們帶回了狼群的居住地。那幾隻脫離了組織的小羊隻能成為狼群家族的一頓美餐了。
現在讀完故事,你知道世界上最懂得合作的動物是什麼了吧?沒錯它們就是大雁、螞蟻和狼。它們的智慧令人類都感到敬佩,因為無論何時,它們都懂得合作。隻有懂得合作的生物才能在自然的一輪又一輪淘汰中生存下來。
【生活悟語】
二人同心,其力斷金,懂得合作是一種生活的智慧。生物界中各個個體的力量、能力是有限的,但他們卻懂得合作。合作產生的力量讓它們強大,讓他們在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中一代一代地生存繁衍下去。人類也是一樣,在團隊合作中,取長補短,才能攻克難題,習得經驗,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成功。
【課本鏈接】
《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級上,第一單元第一課《珍惜新起點》
《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第二單元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懂幽默的人更受人歡迎
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靈性中間。——錢仁康
幽默是生活波濤中的救生圈。——拉布
幽默是心靈的微笑。幽默是智慧的閃光。——周國平
【生活故事】
幽默的藝術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幽默是一種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義的傳遞藝術。”幽默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幽默不僅能夠起到更好的表達效果,而且有時候還是化解緊張氣氛甚至矛盾的靈丹妙藥。
大城市的上班族對早晚上下班乘坐公交車時擁擠的場麵大都深有體會。尤其是上班時,大家都在趕時間,爭搶著往公交車上擠。每一輛車上都“人滿為患”。人們你的前胸貼著我的後背,我的腳尖頂著你的腳後跟。有時候難免你踩了我的腳,我碰了你的頭,常常會因此引起一場爭吵。
王強剛來這座城市不久,他生性開朗,好幽默。他第一天上班就趕上了這場麵。那天他好容易擠上了車,前後兩個大個子把他夾在中間,兩隻腳隻有一隻有地兒,另一隻隻能踮著——沒地兒落,落下去就會踩著別人的腳。隨著汽車行駛中的晃動,他更是被前後左右的人擠得透不過起來。
汽車走著走著突然一個急刹,車上立著的人們紛紛向前倒去,隨後又一齊向後擁來。一聲聲“啊!呀!”的驚叫(沒防備)和痛呼(被踩到腳了)後,緊接著就是一陣吵鬧——估計被踩腳的人不少。有些人甚至越吵越凶,眼看就想要出手了。
這時,王強突然來了一嗓子:“大家先別吵,快幫幫忙,把我給貼到車頂篷上去吧——我已經成相片啦!”他這一嗓子聲音很大,車上的吵鬧聲馬上停了下來,等大家回過神來的時候,車廂裏爆發出一陣開懷大笑。剛剛有些緊張的氣氛很快隨著笑聲就煙消雲散了。
還有一次。王強所在公司食堂的夥食比較差,即使做些雞魚之類的菜,也常常不是魚光剩頭尾,就是雞沒有雞腿。但夥食費卻不低。由此,員工們對食堂的意見都很大。好幾次向食堂管理員提意見,但都沒有什麼效果。
這天,一個員工又買到了一條魚尾巴,他有些生氣,就端著找來食堂的管理員理論。食堂管理員狡辯說可能是魚燉得時間有些長,魚肉都化了或者是掉了。但那個員工不吃他這套,兩人開始吵了起來。
王強看到這種情形後,突然看著自己買的那盤雞大聲叫了起來:“大家快來看啊!這隻雞沒有腿,怎麼還會跑呢?!”
大家一聽,呼啦一下子圍了過來,其中包括正在吵架的員工和食堂管理員。大家過來一看,哪有什麼會跑的無腿雞呢。王強用筷子撥弄著盤子裏的那隻燒雞,邊讓大家看邊故作驚訝狀地唏噓:“你們看嘛,這隻雞根本就沒有腿,它怎麼就跑到我這兒來了呢?”
大家這才明白了王強的用意,一起哈哈大笑。那個食堂管理員也知道是怎麼回事,趁大家不注意時悄悄地溜走了。
第二天,中午用餐的時候,大家發現今天的雞魚的身子長全活了!嗬嗬,這不能不說是王強那句幽默的作用啊。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因為遇到一些尷尬的場麵而手足無措,其實,如果你學會用幽默來應對,就能夠輕鬆地讓自己或別人擺脫困境。
有家人新雇了一個保姆,幫著女主人做飯收拾屋子。有一天是男主人的生日,保姆做了一大桌子好菜。吃飯的時候,男主人也請保姆一同坐下來,和家人一起為他慶祝生日。當時的氣氛熱烈而溫馨。
突然,男主人從一盤青菜中發現了一條小蟲子。大家舉著筷子,端著酒杯的手都停在了那裏。飯桌上的空氣也像凝固了一般。保姆的臉漲得紅紅的,不知該怎麼好。場麵一時很是難堪。
這時,隻見男主人一邊用筷子把那條小蟲從菜盤裏挑了出去,一邊笑著說:“你們看看,我的人緣多好,知道我過生日,連小蟲子都不惜獻身來祝賀啊!哈哈哈!”
聽他這麼一說,其他人都跟著哈哈大笑,保姆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不過看到大家都沒有責怪她的意思,也跟著樂了。飯桌上又恢複了融融的暖意。
一些懂幽默的人,常常用幽默來為自己解嘲,從而擺脫一時的難堪。
一位鋼琴家有一次到一個大城市舉辦個人演奏會。也許是他的名聲還不夠響亮,或者是前期的宣傳工作做得不太夠,演奏會當天,當他走上舞台後發現台下的聽眾很少,偌大的一個劇場顯得有些空曠、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