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被婦女的話說得愣住了。幸福和金錢是無關的嗎?為什麼我這麼有錢,卻不幸福,而他們卻覺得幸福呢?帶著這個疑問,商人繼續向前走。途中他又碰到了一對農民夫妻,他們吃的是粗茶淡飯,幹的是最最辛苦的體力活,可是他們卻依舊歡聲笑語的。商人把隨身帶的一錠銀子拋到了他們家,想看看他們會不會因此更加幸福。可是沒想到那對夫妻拿到銀子以後,竟然為了把這錠銀子藏在哪裏,做什麼用途吵了起來。最後女人哭著要回娘家,男人陰沉著臉站在一邊。
看到這種情景,富商苦笑了一下,看來金錢不但不能帶來幸福,還會讓幸福溜跑呢!他想明白了似的,轉身往家裏走去。
富商懂得了幸福和金錢的關係後,回到家裏,就不再守著金銀財寶過日子了,他開始讓孩子們陪他一起吃飯,開始拿錢去接濟窮人……雖然他掙得錢沒有以前多了,可是他卻越來越覺得幸福了。
人們都希望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幸福和金錢物質是不能畫上等號的,這也是為什麼吃盡山珍海味的富人們會哀歎“窮的隻剩下錢”的原因,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人在發家之前,雖然過著青菜豆腐的生活,可是一家人和和睦睦,相濡以沫,時常歡笑連連,但是富了以後,男人在外打拚,加班到很晚都不回家,妻子獨守孤燈,孩子無人管教,一個幸福的家就這樣消失了。這難道不能說:金錢在破壞幸福嗎?也許破壞幸福的並不是金錢,而是人心,是人的互相關懷、互相體貼的缺失。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從那裏我們也許能夠看到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對我們而言最寶貴的財富。
很久以前,在挪威,有一個名叫哈爾的男孩子,哈爾的爸爸在他剛出生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他和母親相依為命。由於付不起大城市裏的房租,母親就帶著他在布約尼斯特德的大森林附近租了一間小屋,在這裏安了家。
為了維持兩個人的生活,哈爾的母親不得不早起晚睡,每天幫別人縫製衣服賺錢。哈爾是個懂事的孩子,他很想幫媽媽做些什麼,但是由於年齡太小,他什麼也幹不了。每天晚上,他躺在溫暖的被窩裏,看著媽媽坐在燈前縫衣服,燈光太暗了,媽媽隻好傴僂著身子,把衣服盡量往燈光上湊才能做活,也許是太吃力了吧,媽媽每過一會就要揉揉眼睛。這樣一個晚上下來,媽媽的眼睛就變得紅通通的了。哈爾很心疼媽媽,總是說:“媽媽,來睡一會吧,等天亮在做。”可媽媽總是很溫柔地說:“哈爾,你先睡吧。主顧還等著要這件衣服呢。媽媽不困,再做一會兒。”說著,就把燈撥的暗一些,讓哈爾等夠盡快入睡。有時候,哈爾睡了一陣醒過來,媽媽還在燈下忙碌著。
到了冬天,森林的小屋非常寒冷。媽媽幾乎把所有的能禦寒的衣物都給了哈爾,自己隻穿著單薄的衣服,披著一件破舊的羊毛披肩在燈下縫製衣服。由於天冷,媽媽常常凍得渾身發抖,還一個勁地咳嗽。哈爾悄悄爬起來,把蓋在身上的衣服披在媽媽身上。可是不多會兒,媽媽就又蓋在他的被子上了。哈爾難過的說:“媽媽,都怪我,要是我能夠幹活的話,我就能掙很多的錢了,到時候,把我們的火爐生的旺旺的,而且還要買很多好看的衣服,做好多豐盛的飯菜給媽媽吃,那樣我們就可以幸福地生活了。”
“哈爾,別難過,雖然我們現在沒有豐盛的飯菜,沒有足夠的衣服禦寒。可是媽媽有你,看到你健康的長大,媽媽就已經覺得很幸福了。”媽媽一邊安慰著哈爾,一邊縫衣服,過了一會兒,還給哈爾唱起了搖籃曲。可是一陣風從房屋的縫隙裏吹進來,媽媽又開始了一陣劇烈的咳嗽。
哈爾想:怎麼才能迅速地長大,賺到更多的錢,讓媽媽擺脫這種貧困的生活呢?忽然,他想起了隔壁的老奶奶給他講的故事,故事裏說:在森林裏,生活著很多巨人和小精靈,小精靈們自由自在地在森林裏玩耍,巨人們也在森林裏遊走。據說,隻要有人能抓住小精靈,小精靈就會幫他實現一個願望。但是要去森林裏抓小精靈,必須提防巨人,因為巨人是小精靈的守護者,如果被巨人發現,他就會把侵入者殺死。
如果我能夠抓住小精靈,請小精靈幫我實現讓媽媽過好日子的願望,那我就是死也甘心了。於是,哈爾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去森林裏走一趟。
第二天一大早,哈爾就早早地醒來了。他穿好衣服,看疲累的媽媽還在睡著。就悄悄地溜出家門,向森林深處走去。越往裏走,森林裏的光線越來越暗,最後幾乎連路都看不清楚了。而且這時,森林裏也傳出了野獸的叫聲。哈爾開始害怕了,如果自己還沒能找到小精靈,就被巨人殺了,那是不是太不值得了。可是他又想到了在昏暗的光線下做針線的媽媽,想起了穿著單薄的衣服不住咳嗽的媽媽,他就壯壯膽子,繼續向前走去。
就在他累的快要走不動的時候,他忽然發現前麵不遠處有一個閃著光芒的細長身影在晃動。是精靈!哈爾興奮極了,他放慢腳步,悄悄地走到精靈的背後,一伸手抓住了他。小精靈痛苦地搖晃著身子,那一片片的光芒忽閃著,漂亮極了。
“放開我,”精靈等著恐慌的眼睛,緊張地問:“你想幹什麼?”
“幫我完成一個願望,我就放開你。”哈爾冷靜地說。
“好吧,你的願望是什麼?”精靈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對哈爾說。
“我想讓我媽媽過上好日子,讓她住好房子,穿暖和的衣服,吃好吃的飯菜。”哈爾說出自己的願望後,眼巴巴地看著精靈。
“好吧,我答應你,現在你媽媽已經擁有好的生活了,不信你可以回去看看。”精靈眨了眨眼睛說。
哈爾立刻放開精靈,向家裏跑去。可是他剛剛跑到森林的邊緣,卻聽到了媽媽的哭聲。“天啊,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啊?為什麼你給我好吃的、好穿的,卻要收走我最珍貴的財富啊!我不要這些東西,我隻要你把我最最珍貴的東西還給我!”媽媽哭的傷心極了,她一點兒也不快樂,一點兒也不幸福。小精靈一定是在騙我。哈爾恨恨地想,他轉身又跑回森林裏去了。這一次,那個小精靈就站在那裏等他。
“你個小壞蛋,居然騙我,我媽媽一點也不幸福。她哭的很傷心。”哈爾氣憤地指責小精靈。
“我是按照你說的做的啊!現在你家房子也有了,好衣服、好吃的都有了。”小精靈理直氣壯。
“可是我媽媽不幸福,她說你把她最珍貴的東西收走了,現在我告訴你,你可以把其他的東西都帶走,把她最珍貴的還給她,那樣媽媽就會覺得幸福了,就會像以前一樣每天開開心心的了。”
“好吧,這是我答應你的最後一個要求。”小精靈伸手對著哈爾比劃了一下。哈爾眼前一黑。再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已經回到家了,他們家還是一棟小木屋,破舊的衣服,粗糲的飯菜。可是媽媽卻看著他微笑地問:“哈爾,你去哪裏了?怎麼一整天都不回來?”
哈爾把自己去找小精靈的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一把抱住了他說:“哈爾,以後再也不許去森林裏了,萬一被巨人發現了,他會殺掉你的。媽媽不要錦衣華服,不要精美的食物。你才是媽媽最寶貴的財富。隻要有你在媽媽身邊,媽媽就很幸福了。”
【生活悟語】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有人卻把金錢和幸福畫起了等號,認為隻要有錢了,能充分地享受物質生活了,就是得到幸福了。事實真的如此嗎?看過上麵的故事我們就知道,金錢≠幸福。幸福是一種心境,是家人的平安與快樂,是能與自己所珍視的人在一起的喜悅。所以隻要我們能夠平心靜氣、胸懷寬廣,即便不能充足腰包也一樣笑口常開,幸福永在。
【課本鏈接】
《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第11課《我的叔叔於勒》
誠信是財富的種子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馮玉祥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日本】鬆下幸之助
【生活故事】
誠信是金
這是一個城中村,在周圍林立的高樓、小區之間,它就像是一個小矮人一般,顯得醜陋而又肮髒。不過這裏的居民卻自得其樂,他們把自家的房子向外擴了又擴,使原本寬敞的道路變得擁擠不堪,這樣還不滿足,就直接在原來的平方上麵加蓋了第二層、第三層,然後把這些不合標準的房子租給那些來城市打工的外地人,收取高昂的房租,靠著出租房屋,村民們的小日子過的比誰都滋潤。
後來,為了提升城市的整體環境水平,讓市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市政府決定改建這個村落。拆遷的告示很快就貼了出來,上麵明確地寫道。政府預計於來年5月份準備對拆遷這個小村,希望村民們盡快把出租的房屋回收回來,並且將房中的家具用品搬走。到時候房子拆遷,按照補償規定對村民進行補償。
這個告示引起了村民們的廣泛議論。可是議論歸議論,誰也不願意把房中的住客趕走,一個月能收入好幾千塊呢,國家隻按照房屋麵積補償,這個可不補!不如到臨拆遷的時候再讓他們搬吧!一些村民撥拉著如意算盤。
等到補償規定出來了,又有人不滿了。
“為什麼二層樓的補償要比平房每平米貴400元呢?我家是平房,那豈不是要吃虧了嗎?”
“就是啊!裝修程度不同,補償的也不同,一個日光燈補50,電燈泡卻隻補20,普通裝修每平米補900元,精裝修卻補1200元呢。”
“……”
人們說什麼的都有,但不約而同地都開始動工修建自家的房子,或弄裝修,或加蓋樓房。
於是一天晚上,在一戶人家裏傳出了這樣的對話:
“爸爸,告示上麵不是說,貼出告示後,不允許在蓋房子、裝修房子了嗎?”吃飯的時候,兒子問剛剛指揮工人裝飾壁燈的父親。
“你懂什麼?如果我們不把房子再好好裝修一下,到時候哪來的錢買新房,怎麼給你小子娶媳婦兒?”父親順便打趣了兒子一句。
“可是,這樣不是在騙國家的錢嗎?這是錯誤的做法。你以前不是總告訴我做人要講誠信嗎?”兒子天真地看著父親。
“你懂什麼?”父親白了兒子一眼。“小孩子家怎麼那麼多話。”
兒子撇了撇嘴,不再說話了。
村子裏的高樓多了起來,房間裏的裝修也向著星級賓館靠攏。可是誰都沒有注意,本已經擁擠的小路變得更窄了,房子與房子之間幾乎貼在了一處。這埋藏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倘若真有意外發生、消防車、救護車進都無法進來。但是沒有人能看到這一點,所以在意外發生的時候,人們都無計可施。
誰也不知道那場大火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有人說是電線走火了,有人說是誰家的孩子玩火,但無論什麼原因,火災就在一個晚上發生了。人們穿著睡衣、短褲從房間裏跑出來,眼看著大火吞噬了一家又一家的房子,慌忙拿著水桶去接水救火。消防車很快也趕到了,但卻由於道路擁擠被堵在村子的外圍;救護車同樣開不進去,隻好趕緊組織人力擔架把受傷的人向外抬……
最終,火勢越來越大,整個村子就在一夜間變成了一堆瓦礫。人們的哭喊已經沒有了任何用處。房子是新蓋的,裝修是新做的精裝修……可是這會兒他們卻什麼也不能說。這些事本來就違背了政策,是他們私下裏做的,這會兒又怎麼能一一列出來讓政府買單呢?人們終於嚐到了不誠信帶來的惡果。
不過也許是憐憫,政府最終給了他們比較合適的補償金,讓他們得到了安穩的生活。這件事情也給那個村子裏的人們敲響了警鍾。十幾年後,當年那個問父親為何不誠信的小男孩成了一位成功的商人。而他所總結的成功秘訣就隻有兩個字:誠信。無論是麵對什麼人,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誠信。誠信不但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個民族經濟騰飛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