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黃龍猛浪若奔(5)(1 / 3)

衛溫、諸葛直的悲劇,至今仍在將士們心中印象深刻。於是周賀、裴潛決定沿著海岸線南下,即從遼東半島渡海到山東半島,然後沿著山東與江蘇的海岸線回國。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躲過風暴,壞處是容易被沿岸巡邏的曹魏軍人發現,可是周賀、裴潛別無選擇。

船隊行至成山角,這是山東半島的最東端,三麵環海,像一個拳頭般伸人黃海,當年秦始皇尋求長生不死藥曾至此地,後世鄧世昌自沉掏國也在這片海域。周賀、裴潛的悲劇在於,當他們行至成山角附近時,恰好風浪甚急,周賀、裴潛下令船隊駛人港灣,登陸暫避大風,等風平浪靜再出發。然而成山角附近的海域礁石林立,水流回旋湍急。周賀、裴潛又不熟悉地形,忙亂之間,多艘船隻觸礁擱淺,一時狼狽不堪。

可是這還不算最糟,更糟的是一支曹魏突擊隊在此地早已經等候多時,這是曹魏大將田豫的部隊,他本來是奉命討伐與孫權眉來眼去的公孫淵,可是徒勞無功。為了將功補過,田豫派遣了一支奇兵在此,目的就是攔截回國的東吳使臣。

這是一場無懸念的殲滅戰,大半個東吳采購團被消滅,周賀、裴潛戰死,隻有停留在外圍的少數船隻冒著洶湧的風浪突出外海,孫權買來的大批好馬自然是如數被田豫沒收。

果然是賠錢之旅!

關於遼東,本該就此結束。孫權賠錢又賠人,連個馬蹄子都沒見到。然而故事偏偏不曾完結,這一年的冬季十月,一個來自遼東的使臣團又抵達了建業,他們帶來了公孫淵的奏章,奏章中稱孫權為“陛下”,公孫淵則自稱“臣”。

“從此以後遼東便脫離魏國,成為大吳的藩屬!”

這一番表忠心的言辭,聽得孫權心花怒放、手舞足蹈:“這是朕登基以來最歡喜的一天!”他下令大赦境內,本來他正準備舉行例行的冬日郊祀,如今一概取消:

“郊祀當於土中,今非其所,於何施此?”

孫權的心中在呼喊:’朕要去中州洛陽舉行祭祀!”不過眼下先要做的是嘉獎遠來的藩臣,他頒發了一道聖旨說:

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寢"思平世難!救濟黎庶!上答神祇,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傑,將與戮力,共定海內,苟在同心,與之偕老。今使持節督幽州領青州牧遼東太守燕王,久脅賊虜,隔在一方,雖乃心於國,其路靡緣。今因天命,遠遣二使,款誠顯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喜如之!雖湯遇伊尹,周獲呂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之今日,豈複是過?普天一統,於是定矣。書不雲乎,“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大救天下,與之更始,其明下州郡,鹹使聞知。特下燕國,奉宣詔恩,令普天率土備聞斯慶。

大意是說公孫淵的忠心可嘉,為了鼓勵他的遠來臣服,孫權冊封公孫淵為燕王,領有幽州和青州。接下來便是意淫了,他把自己和公孫淵的關係比喻為成湯和伊尹、周文王和薑子牙、劉秀和竇融。在孫權的想象中,隨著公孫淵的臣服,大吳一統天下、普天同慶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咱們的皇帝又在異想天開了!”久已遠離政治的老臣張昭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這小子把我這個老頭子冷落一邊,本以為他翅膀長硬了、有能耐了,可是看看他幹的那些事,我老頭子要是不去點醒他,他還真的以為自己上天了!”

這時孫權已經下令,派遣太常張彌(太常潘濬出征武陵蠻後,他的職位由張彌取代)、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組成一個龐大的訪遼團,帶著金銀珠寶、九錫備物,與公孫淵的使者同去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