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李愔杜荷(1 / 2)

大唐,貞觀十年。

長安梁王府,太宗皇帝李世民的第六子梁王李愔墜馬昏迷,王府中一片大亂,急請太醫診治,太宗亦攜梁王生母楊妃探望,但梁王傷到頭部,眾太醫也是束手無策,梁王生母楊妃嚇的當場暈倒,太宗命蜀王李恪留下照看,自己帶楊妃回宮養病。

梁王寢室外,一個身著王服身材頎長的俊美青年正在焦急的來回走動,麵如冠玉的臉龐上滿是憂慮之色,這個青年正是蜀王李恪,李恪與李愔同是楊妃所生,楊妃是前隋煬帝之女,所以這兩位皇子身係兩朝皇家血脈,如果從血統上來說,可謂是尊貴無比。

門終於被打開了,從裏麵走出來一個老者。李恪趕忙迎上前去問道:“趙太醫,怎麼樣,六弟醒了沒有?”

“啟稟殿下!”一把白胡子的趙太醫行了一禮這才說道,“梁王主要傷在頭部,其它小傷倒是無礙,現在王太醫正在施針,刺激梁王殿下周身穴位,希望能將殿下喚醒,隻要殿下醒來,就不會有大事。”

“醒來就不會有事,那要是醒不來呢?”李恪聰慧機敏,並不像一般人那麼好糊弄,立刻就聽出了太醫的話外之音。

太醫見自己的算計被識破,也是滿臉尷尬,同時心中也在大罵那個頑劣的梁王,你說你傷在哪不行,非得傷在腦袋上,而且還是傷在內部,這頭裏麵的傷除了傳說中的華佗能治外,還從來沒聽說有其它人能治好的。

“啊——”正在這時,臥室裏傳來王太醫的一聲慘叫,緊隨著的是梁王李愔怒吼聲:“靠!你丫的活膩了,敢拿針紮我!”

劈裏啪啦,臥室內的太醫們紛紛發出慘呼,【這混蛋!好心給他治病反倒沒好報,要是還有下回可得好好“治治”這混蛋才行】,一個被砸翻的太醫暗暗咒罵道。

“六弟!”李恪一臉驚喜的大叫一聲,狂奔著衝進了臥室。

趙太醫聽到梁王醒來,臉上先是一喜,接著卻又歎了口氣,心想蜀王和梁王同母所生,可蜀王英武果敢禮賢下士,極得太宗陛下喜愛。梁王卻剛好相反,平時最喜歡打架鬥毆欺壓百姓,在這長安城中早已惡名昭彰,是太宗最討厭的兒子之一,與五皇子燕王李佑並稱皇室兩大敗類。【如果梁王直接被摔死那該多少好?長安也少了一大禍害!】趙太醫心中偷偷想到,可惜梁王已經醒來,他身上傷的又不太重,估計過幾天就能下床了。

李恪衝進臥室,看到腦袋上紮著不少銀針的親弟弟坐在床上,一隻手揮舞著玉枕,一隻手恨恨地拔著腦袋上的銀針,每拔下一根都要皺著眉咬著牙用玉枕狠狠地砸向幾個靠得頗進的禦醫。待禦醫躲遠了,李愔隨手一丟,玉枕劃過一個詭異的弧度,好巧不巧地飛向了剛進門李恪。

“殿下當心!”眾太醫尖叫道。

不過太醫們是白操心了,李恪自幼不凡,文韜武略、弓馬騎射,皆有涉獵,還經常召集一票人外出狩獵比武。李恪身為皇子,受名師指點,武藝不俗,在圍繞著他的那一圈夥伴裏就屬他最出色,經常被要求指點這個,指教那個。玉枕還沒有靠近,就讓李恪一把攬在懷裏。

【好大的力道!】李恪暗暗心驚。再打量周圍,那個為李愔施針的王太醫已經倒在地上不省人事,還有幾個太醫被砸得頭破血流。

“六弟!”李恪臉色不好看,“別胡鬧了。”

“六弟?”拔下最後一根銀針,李愔暴躁的情緒也穩定了下來,他重重地吐了口氣,隨後一臉迷茫的四處張望,最後迷糊地望向李恪,“六弟。是在,說我麼?”

“你……你不記得我了麼?”李恪不可思議的看著李愔,“我是你三哥啊。”

李愔皺起了眉頭,訥訥地看著李恪,李恪也一臉緊張的看著李愔。

“啟稟殿下,梁王傷在頭部,而且受到的撞擊太大,可能引起了失魂之症。”跟在李恪身後的趙太醫低聲說道。李愔此時兩眼迷茫,而且連親哥哥都認不出來,種種跡象立刻讓經驗豐富的趙太醫判斷出是失魂症,所謂失魂證,也就是失憶。

“失魂症?”李恪心下一驚,也壓低聲音問道,“那什麼時候能恢複?”

“這……微臣……微臣也說不準,有可能三五日,或者三五年,也有可能永遠無法恢複。”趙太醫額頭微微冒汗,失魂症是由人頭部受到重創或精神受到極大刺激引起的病症,從古至今一直沒有醫生能搞清楚病因,有些失魂症病人幾天就能恢複記憶,但有些病人卻一輩子都恢複不了記憶,所以趙太醫也沒辦法下判斷,隻能硬著頭皮把實情說出來,反正蜀王為人寬宏,不至於像梁王一樣豪不講理乃至於直接拿東西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