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者,祛敵心腹,殺敵愛將,而亂敵計謀者也。其法則有生、有死、有書、有文、有言、有謠、用歌、用賂、用物、用爵、用敵、用鄉、用友、用女、用恩、用威。
——《兵經百篇·間篇》
用間的方法雖然五花八門,但目的不外乎疏敵之親睦,離敵之和諧,而破壞其團結,製造其紛爭。其中最重要的是離間敵方親信。離間敵人親信,則其左右叛離,上不信下,下不奉上,雖有忠謀而不能用,雖有謀士而不效力。
綜觀現代用間的手段,基本上沒有脫離孫武兩千年前歸納的那五個方麵: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
孫子認為,欲奠定戰爭勝利的良好基礎,“五間”是寶貴的財富。而使用間諜的人,更需要聰明睿智,仁慈慷慨,深於謀略,精於謀略。如此,才能在戰爭中建大功。
戰爭敵對的一方都想了解敵對方的情況,而不想讓敵對方知道自己的情況,於是便有了反諜報活動。反諜報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反間活動,就是使用反間計。反間計就是反過來利用打入我方內部的敵方間諜,或收買敵方間諜,直接為我服務;或有意泄漏假情報,讓敵方間諜帶回去,擾亂敵方視聽,使其無法知道我方的真實情況。收買敵人間諜並不一定也可靠,他可以被我方重金收買,一定也可以被他人以更多的金錢收買,要恰當運用。泄漏假情報使敵方上當受騙,才算是高招。
孫子認為,為了情報偵察的成功,在組織情報偵察時,“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知敵之情者,就是間諜。孫子把間諜分為五類,即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間同時運用起來,即可獲得可靠的情報,為奪取戰爭的勝利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他還認為,這“五間”之中,最重要的是反間。因為反間是被我方收買利用的敵方間諜,他掌握著大量的情報信息。獲取情報信息,要派出大量的各種類型的間諜,去做形形色色的諜報工作,這當然要耗費金錢,為了保障間諜工作的成功進行,耗費“爵祿百金”是必要的。
孫子還指出,派出間諜進行偵察,是一項十分機密的工作。因此,對諜報人員要特殊看待,在感情上要特別親近,“三軍之親,莫親於間”;在獎勵上要特別優厚,“賞莫厚於間”;在使用上要特別信任,“事莫密於間”。而要能做到這些,掌管和使用間諜的人,必須有超人的智能、仁義的胸懷、善於分析的頭腦,即所謂“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而對諜海風雲,《孫子兵法》強調對所有的情報都要冷靜對待,分清真偽。“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同時指出誤判情報的嚴重後果:“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在商戰中,用間不成,誤判情報,被人反算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商家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情報判斷力。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一場“世紀工程”奪標大戰中,韓國企業家鄭周永便是運用“將計就計,以逸待勞”的謀略大獲全勝的。
1975年,石油富國沙特阿拉伯對外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在本國東部杜拜興建大型油港,預算總額為10億至15億美元,並向全世界各大承建公司公開招標。
這項工程十分龐大,堪稱“20世紀最大的工程”。此消息真是風靡世界各國,立即引起世界建築商們的關注,其中躍躍欲試者有之,望而卻步者也有之。
這時,號稱“歐洲五大建築公司”的聯邦德國“莫力浦·霍斯曼”、“朱柏林”、“包斯卡力斯”,英國的“塔馬”,荷蘭的“史蒂芬”,已早早踏上了這個海灣小國,企圖打敗競爭對手,奪標取勝。另外,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頭號建築公司也匆匆從遠道趕來,決意參與這場大角逐。
最後一個到來的,是韓國鄭周永率領的現代建設集團。盡管這是個姍姍來遲的插隊者,但他卻是競爭中的強者。
於是,有的公司表示願意同他合作,一起承包工程;也有的幹脆提出,隻要他退出競爭,馬上就支付一筆可觀的現金作補償。
這位鄭周永到底何許人也,竟令這些赫赫有名的企業巨子如鼠見貓一般?
鄭周永出生在韓國一個貧閑的農家,小學沒畢業就遠離家鄉打工謀生。1940年,他憑自己的一點積蓄開辦了一家小修理店。1947年,他又創辦了現代土建社,不久便擴展為現代建設集團。在鄭周永的領導下,現代建設集團的員工刻苦努力,一躍成為韓國建設業的霸主。他曾用10分鍾時間,就擊敗了所有對手,中標承建了被稱為韓國“檀君開國以來最大的工程”。自此,鄭周永被同行攻擊為“阿拉斯加來的土匪”。似乎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山村無名小輩是一位不講規矩的粗野土匪,而土匪的野性又造就了他的冒險精神和置生死不顧的可怕行為。
正是這一點,才使歐美的建築巨子心怵。
“世紀工程”的招標還未正式開始,許多英雄豪傑便在暗暗地使用技巧,施展法術。
一天,鄭周永的好友、大韓航空公司社長趙重勳突然來找鄭周永。
好友重逢,顯得十分熱情。趙重勳盛情邀請鄭周永去喝酒敘舊,鄭周永再三推辭不過,隻好應邀赴宴。
他們找到一間幽靜的小單間,邊喝邊聊起來。酒過三杯,趙重勳突然對鄭周永說:“鄭兄,這樁工程可是塊難啃的骨頭嗬!”“就是再難啃,我也有把握把它啃下來!”鄭周永胸有成竹地說。
“唉,你何苦非要冒這個險呢!”接著,趙重勳壓低嗓門說,“隻要你肯退出來,你還可以不勞而獲,得到一筆可觀的意外之財,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