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斷行事吃得開——拖泥帶水難成事1(2 / 3)

呂公聽後大吃一驚,以為來了貴客,親自到門口迎接,將劉邦引入堂內。劉邦也不客氣,徑直坐在上座。劉邦的這番舉動,首先得罪了薦他去當亭長的蕭何,他當時就對人說:“劉邦愛吹牛、說大話的毛病啥時候都改不掉,現在又來了。”雖然大家對劉邦頗有微詞,但那位呂公卻會些相術,一見劉邦就覺得其相貌不凡,因此,並不計較他是否能拿出來一萬錢,反而對他十分敬重。

在宴席上,人們談興又起,圍繞著劉邦的“賀錢萬”,有人想起了一些關於劉邦非同凡人的傳說,於是交頭接耳,議論不止。在席間竊竊的議論中,劉邦春風得意,更加努力表現自己,目的是給呂公以鶴立雞群的印象。眾人在他的氣勢之下,自然顯得有些遜色,劉邦見形勢對自己有利,再加上有備而來,便公開說明自己的不同之處,從“龍種”說到“龍顏”,一時使四周之人驚疑不定。劉邦見大夥不太相信自己,仗著酒興,順勢一下子捋起褲管,向四下裏展示自己腿上的七十二顆黑痣,並得意地問大家:“你們知道嗎?這可是赤帝的標誌啊!”眾人見狀,皆以為神人。

這一切,自然都是劉邦表演給呂公看的,劉邦原本希望能夠結交到呂公這樣與縣令有親密關係的貴人,以便日後能替自己說些好話,從而在仕途上有一個強大的靠山,沒想到呂公看了這一切之後,卻另有打算。

當酒宴快要結束時,呂公示意劉邦宴後留下來,而劉邦正求之不得。酒宴結束後,呂公和劉邦單獨交談,交談過程中,呂公更加認為劉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呂公說:“我從小鑽研相術,觀察過不少人,但從來沒有遇到你這樣有尊貴相貌的人。如你不棄,我有一女兒,願意嫁你為妻。”

已年屆而立的劉邦,聽後自然大喜過望,豈有不願意的道理?於是滿口稱謝,應聲連連。然而事有不料,呂公將決定告訴了夫人,夫人認為荒唐,生氣地對他說:“你一直認為女兒與眾不同,是個富貴相,一心要讓她嫁個貴人。如今縣令主動求婚,你還沒答應,怎麼就稀裏糊塗的把女兒嫁給一個無賴呢?”

呂公見無法解釋,就專斷地對夫人說:“婦道人家,哪裏懂得其中道理。”於是,不顧夫人的反對,毅然把女兒嫁給了劉邦。

現在看來,呂公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決定,並不是一時衝動。作為一個有眼光的富紳,他自然要為自己女兒的幸福考慮,同時,他也要為自己考慮。

呂公雖富有資財,不過初來乍到,又兼命案在身,雖說有了縣令的庇護,但是秦朝的法律苛刻,說不準什麼時候又會吃官司。再者,官員更迭,世事無常,即使是縣令也不例外。一旦官員更迭之後,下一任的官員是什麼樣就不好說了,到時候自己無權無勢,又沒有什麼人可以依靠,如果再被繼任者翻出老底,肯定會被欺淩或要挾,甚至送了老命也未可知。

但是,劉邦就不同了,且不說籠罩在劉邦頭上的一層層光環,僅僅劉邦在酒宴上所表現出來的從容大度、不卑不亢,就足以說明他終非久居池中之物,更何況劉邦能夠在縣令為自己籌備的酒會上如此表現,而其他的人不加阻止,自然有著一定的勢力。呂公初到此處,雖然不張揚,但也會暗中打聽在沛縣都有什麼樣的人物,也肯定聽說過劉邦這個名字。因此,他認定劉邦在沛縣具有一定的影響,把女兒嫁給這樣的人,即使繼任者來了之後,也不會不顧慮到劉邦的影響。另一方麵,相術之說盡管未必可信,但一個人窩囊或淩銳,總可以看得出來。一個人的內在氣質、精神狀態、健康狀況,自然會通過他的神情、言語、動作表現出來,社會閱曆比較豐富的呂公不會不清楚這一點的。

對於劉邦來說,他之所以盡力地表現,無非是想結交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做後盾,但沒想到呂公竟會將女兒下嫁給自己。這個意外的收獲,也正是他夢寐以求的,這樣一來,不僅大大提高了他在當地的社會聲望和知名度,而且也很快使他成為了當地的風雲人物。

3.斷絕後路,義無返顧向前衝

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一般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果斷處理,二是猶豫不決。前者能夠及時解決問題,為下一步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而後者在做事上既耽誤了時間,又失去了最佳時機。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在社會上吃得開的人,你必須選擇後者。

在一場彼特與基恩為爭奪拳王榮譽而戰的比賽之後,基恩獲得了勝利,興奮不已,而彼特則垂頭喪氣。在戴上金腰帶時,基恩說了這樣一句話:“作為拳手,最忌諱的是優柔寡斷,看準了就重重打過去是最好的選擇。”的確,拳台上沒有退路,不是打倒別人,就是被別人打倒。其實,生活中也如此,你不果斷出擊,就會被別人打倒。

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犯這樣的錯誤:在從事一項極為重要的事業時,他們往往先為自己準備好一條退路,隻要事情稍有不順,他們就逃之夭夭。但是,大概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有這樣的認識:即便戰爭進行得非常激烈,如果還有一線退卻之門,他大概是不會使出全部力量的;隻有在一切後退的希望都被斷除的絕境中,一支軍隊才肯使出拚命的精神去奮戰到底。

做一個吃得開的人,不妨斷絕你的一切後路,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貫注於事業中,並抱有一種無論任何阻礙都不向後轉的決心,這樣的精神是最難能可貴的。在遇到阻擊時,正是因為缺乏堅韌的耐力而向後轉,才使這個世界多了許多因放棄戰鬥而挫敗的墓碑。

當凱撒率領著他的軍隊在英國登陸時,他決意不給自己的部下留任何退路。他要讓軍士們明白,此次進攻英國,不是戰勝,就是戰死。為此,他當著士兵的麵,把所有的船隻都燒毀殆盡。拿破侖也一樣,他能摒除一切會引起退縮的顧慮,具有在一瞬間下最後決定的能力。

在現實中,那些有遠大抱負的人,在做事時總是抱著必須取得成功的自信,擁有戰勝一切危險的決心;而那些庸碌無為的人,在動手之時卻缺乏明確的目標與誌向,也沒有那種無論如何必須獲勝的堅強決心。

最可憐的是那些一直遊蕩、徘徊不定的人。他們也很想上進,但他們卻不能使自己像火石一般,不曲不折地直飛向目標,他們不曾斷絕自己的後路,他們不曾抱著義無反顧的氣概。

當一個人將全部精力,貫注於自己全部生命的偉大目標時,把他生命的火光義無反顧地直飛向自己的事業時,他就能產生一種難以想象的力量,這種力量簡直是無法抵禦的。

當你能全神貫注於克服自己的危機,以至沒有其他因素能使你消極時,你會遇不到那些“目標不定,意誌遊移”的人所遭遇的困難與阻礙。你堅毅的決心,會嚇退那些迷惑阻礙你心靈的魔鬼,懷疑與恐懼在如此堅定的靈魂麵前早已逃之天天。

凡是那種懷著戰勝一切危險的決心、抱著一往無前氣概的人,不但能引起別人的敬佩,而且還能獲得別人的敬仰。因為人們知道,凡是擁有這種態度的人,一般來說終會成為一個勝利者。他如此自信、自負是有理由的,他一定意識到,他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務。

有人喜歡把重要的問題擱置一邊,留待以後去解決,這實在是一種不良的習慣。假如你染上了這種習性,就應趕緊下大力氣去練習一種敏捷而有決斷力的本事。無論當前的問題有多麼嚴重,需要你瞻前顧後權衡利弊,你也不要一直沉浸在優柔寡斷之中。假使你仍然心存一種凡事慢慢來的念頭,你是注定要失敗的。有誌者,寧可讓自己因果敢的決斷而犯下一千次錯誤,也不要姑息自己,養成一種優柔寡斷的習慣。

假如你能養成在最後一刻做出果斷決定的習慣,你在做出決斷時,就一定能運用最聰明的判斷力。如果一旦你以為決定是可以伸縮的,不到最後一刻都是可以重新考慮的時候,你將永遠無法養成準確可靠的判斷力。相反,一旦你能毫不遲疑地做出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斷絕一切後路時,當你對自己所做的任何一個不健全的判斷感到痛苦不堪時,你對於自己所下的判斷也一定會十分小心。這樣,自然能使你的判斷能力日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