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到眾人說完,劉飛猛然間一陣狂笑,笑罷說道:
“你們可都是能言善辯啊,但實際你們乃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你們想過沒有?大漢餘脈之所以蜷縮今日西蜀,責任全在諸葛亮!”
眾人麵麵相覷,擔心諸葛亮發飆。
但是諸葛亮絲毫沒有生氣的樣子,反而安靜看著劉飛,說道:
“既然劉大人如此說話,就請您好好講一講,看看我諸葛亮失誤在哪裏?”
劉飛品嚐上一口蜀中茶水,連連咂舌說道:
“好茶,好水啊,比我們那個時代的所謂礦泉水要好很多,我穿越以來算是穿對啦,至少可以喝上好水好茶,吃上無汙染的好東西,算啦,不說這些,單說你諸葛亮的失誤吧,本來你初出茅廬,製定的方略還算及格,但是後來卻兵分三路,導致荊州丟失,這難道不是你的罪過?”
劉飛豎起第二個指頭,說道:
“你在茅庵說的啥天下三分的所謂戰略,也存在嚴重的失誤,懂嗎?這是你的第二罪名,你可知曉?”
“第三,請諸葛丞相聽好,你繼續沿用茅庵策略,繼續想伐魏,然後匡扶漢室,這無異於刻舟求劍,無異於強迫症,無益於和平統一中原大地,這才是你最致命的錯誤!可惜你到現在還沒有醒悟,可惜啊可惜!”
諸葛亮低頭聽著,臉色越發沉重起來。
旁邊的趙雲馬岱鄧芝等人盯住劉飛,好像看外星人一樣盯住他看,心裏開始好奇起這個人來。
此人不是簡單人啊,敢於向諸葛亮這樣的神人叫板,就連長阪坡七出七進的趙子龍,也不得不佩服起來。
接下來劉飛的一頓忽悠,讓他們徹底臣服。
劉飛侃侃而談:
“我之所以說丞相您兵分為三路,原因是這樣的,當年您和先主劉備統領趙雲張飛龐統等人去攻占西川,荊州隻留下關羽一人,雖然說關羽善於指揮水軍和曹操孫權抗衡,而且關羽驍勇,居人上遊,經常訛詐孫權,確實是相當彪悍的一位大將軍,但是,當劉備拿下西川,你和先主都被勝利衝昏頭腦,竟然勒令關羽出兵,從南麵入侵樊城,你們兩個從漢中夾擊曹操,如此真的成了兵分三路,一路留守荊州,一路攻打漢中,一路是關羽帶兵征討曹仁的樊城,所以這犯了兵家大忌,豈能不敗!?”
諸葛亮瞪眼看著,這可是他初出茅廬以來第一次聽到有人指責他用兵上的失誤,而且說的似乎很有道理。
劉飛繼續說道:
“你們或許也都清楚,在當時的局勢下,劉備和曹操孫權相比,應該是勢力最弱的一位,但是你諸葛亮卻讓劉備兵分三路,不能集中一處攻擊敵人,這樣一來兵力分散,無異於自己去送死,關羽麵對異常強大的曹孫聯盟,安能不敗?”
“還有!你諸葛亮既然知道關羽性格剛烈,容易得罪孫權,你為何不派人去拉攏孫權,忽悠他不要在關羽身後動刀,這些你應該可以料到的,為何沒有去做?所以荊州丟失,和你諸葛亮幹係最大!”
大家都聽得心驚膽戰。
諸葛亮現在已經是神一樣的存在,蜀國還沒有那個人敢於向諸葛亮如此說話,他是不是不想活了?!
劉飛就是不想活了,他要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將諸葛亮從神壇上麵拉下來,否則他的和平統一中原的理想怎麼實現?!
劉飛豁出去了,直接問諸葛亮說道:
“還有,按照你諸葛亮的智謀,你應該很了解關羽的性格,此人剛愎自用,日後必然導致打敗仗,可惜啊可惜,你諸葛亮卻大意失荊州,沒有提前協助關羽守衛荊州,導致戰略戰術上的嚴重失敗,最後將所有罪責推給劉備假子劉封,諸葛丞相難道內心不慚愧嗎?”
諸葛亮額頭冒汗,想要解釋但是無從解釋。
關羽失去荊州,自己確實在其中犯下錯誤,那時候要是讓派趙雲去坐鎮荊州,然後關羽討伐曹仁,豈有後來之禍?
趙雲聽了劉飛所言,長歎一聲,說道:
“劉飛說的對啊,要是當初丞相派我坐鎮荊州,協助關羽征討曹操,現在我們恐怕早就統一中原了,可惜啊可惜!”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飛還沒有要放過諸葛亮的意思,直截了當說道:
“還有,當年先主劉備執意討伐孫權,為關羽報仇,當時您諸葛亮就應該跟隨劉備一起討伐陸遜和孫權,趁機拿下一些東吳地盤,這不好嘛?那時候你讓法正留守成都,那嘛請問後來豈有火燒連營和夷陵之敗?諸葛亮,你好好想一想,這難道不是你初出茅廬以來犯下的重大錯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