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軍的進京,琉球收複的真相也開始廣為傳播,朝野頓時震驚,不管是文臣還是勳貴頓時把簫清和當成第一仇恨對象,尤其是死了兒子的那幾家,都恨不得衝到簫家去把簫清和扒皮抽筋。還真有去砸簫家的大門,不曾想簫清和並不在家裏,他跟著大軍進城之後根本就沒回家,倒是宮裏的小太監到家裏取了衣服走了。
雖然皇帝內闈的事不能打聽,但養心殿是皇帝辦公的地方,許多事情還是可以問問的。結果一問不得了,簫清和回京被天熙皇帝召見之後就一直留在養心殿。其實這也沒啥,簫清和是中書舍人,這個官職本身就是日夜伴駕的,養心殿裏有給當職官員準備的休息房間。關健是簫清和沒住那裏,他此時住在西暖閣裏頭的側間裏。
消息傳出來,群臣都有點懵了,皇帝跟大臣搞基沒什麼大不了的,前頭皇帝也搞過。但是一直以來天熙皇帝沒有這方麵的愛好,突然間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來是不是有點……就在這個時候,天熙皇帝的貼身大太監一次醉酒時卻是說了。哪裏是搞基,這是知道大臣肯定想掐死簫清和,所以把簫清和留在身邊,這也是向眾大臣暗示,有種就來皇帝床邊掐死人。
大太監還順道透露,太後就簫清和的問題找天熙皇帝談過話,結果天熙皇帝當時就跟太後說。簫清和隻是奉命辦差,能夠收複失地乃是與國與民的大事,若是處置了簫清和以後誰還敢給皇帝辦差。
大太監是醉酒時說的,但傻子都曉的,這是天熙皇帝向大臣們明顯自己的意思。與簫清和無冤無仇隻是單純看簫清和不順眼的文臣多少有些退步,簫清和的所作所為雖然是太狠了,但從國家大義上說,他這樣的做法並不能說錯,要是琉球沒收複,把簫清和千刀萬刮都可以,現在琉球收複了,簫清和就是有功之臣。
但是死了兒子的朝臣們如何會願意,再者像簫清和這樣的存在,實在是臣子中的異類。雖然大家嘴上著精忠報國,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若是真讓簫清和得了勢,那朝中可要人人自危,弄不好簫清和把你拉出去送死了。
文官能上書的都上書了,林大老爺更把能拉上的親友都拉上了。林閣老聽到孫兒的噩耗後直接暈倒,抬回家之後雖然沒有斷氣,但離斷氣也不遠了,家裏隻有林大老爺主事。林大老爺雖然正值壯年,但他並沒有林閣老和林大爺的本事,兒子死了,父親要咽氣,再加上一家子女眷哭泣吵鬧著要報仇,林大老爺也是恨意更盛。
林閣老雖然倒頭不醒,但他還活著,他的人脈門生都還在,跟現在要立誌彈劾簫清和的官員是不謀而和,大家同氣邊聲。如此還不算,文官們還要拉上武官一起。簫清和之害不止在文官,武官也一樣能禍害到,武官裏頭首當其衝要拉的就是羅家,羅家都一門雙侯了,正是鼎盛的時候,羅慕白又是三軍統帥,最有發言權。
文官結伴去了羅家幾趟,說的是大義稟然,羅家聽也聽,卻是實在抽不出空來理會這些,羅老太太病重,現在兒孫都在跟前守著。尤其是羅慕白離京多年,從機會在羅老太太跟前盡孝,現在更是日夜守在身邊,一應外客全部不見。幾個文官找了幾回,看羅家裏外忙活著準備著喪事,羅慕白眼裏都含著淚,孝字壓在上頭,羅家此時不出頭,倒也不好說說什麼。
安遠侯賀子章是一直病著,兵部的差事早就辭掉,聽他的意思,若是一直這樣病不好,別說差事了,連爵位他都要傳給兒子。至於鎮遠侯府,顧惜風雖然年輕卻也不傻,這個時候如何必摻和,隻推說此事與侯府沒有一點頭係,實在不方便開口。至於威遠侯府,早就被遺忘在角落裏,根本就沒人想起他。
吵吵鬧鬧到三月中,武官們的封賞名單也陸續出來了,第一個正式冊封的是新一代勳貴靖北侯,同時天熙皇帝還把定遠侯府旁邊的地方賞給羅慕白,著工部在此修建靖北侯府。像京城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定遠侯府又是在最黃金的地段,旁邊的宅子肯定不會空著。
要是論起祖上來,那也是曾經的顯赫之家,隻是後繼無人敗落下來,就是府裏還有人當著官,那也不好意思了,誰讓你在皇帝跟前掛不上號,天熙皇帝說這裏要蓋靖北侯府,那現在住的人就必須要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