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身世,讓我忍不住重新打量這位老人。
李富春和蔡暢這對紅色夫妻,是在法國結婚的(鄧小平證婚),關於他們有這樣一段回憶,因為他們在國外生活的時間較長,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響,久別重逢總要擁抱親吻。很多留法的老同事都知道他們的這個習慣。一次,李富春出訪歸來,蔡暢去機場迎接。李富春剛走出機艙,陳毅就打趣道:“大姐,快!行個洋禮節!”蔡暢滿麵春風地迎上去,與李富春熱烈擁抱親吻。令在場不明所以的眾人驚歎不已。
這應該不是傳說,在權延赤《走下聖壇的周恩來》中描述周恩來對鄧穎超始終稱呼“小超”,這與李富春恰好形成一個對照。李富春始終稱呼妻子蔡暢為“姐姐”,即便在隆重的公開場合也不例外。而且每次別後重見,一定要擁抱親吻,並不介意旁邊人怎麼看。如果說周恩來在鄧穎超麵前像個大哥哥,那麼李富春在蔡暢麵前就確實像個小弟弟,我曾親眼見蔡暢像大姐姐一樣捧住小弟弟李富春的臉親吻,這大概是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受到巴黎那種西方文明影響的原因。
原來,這位穿紅色裙子的老人,衛國戰爭中的蘇聯紅軍女機槍手,就是這對紅色浪漫的結晶啊。
不過,老人自己回憶的父母,並不是這樣西方。她回憶道“文革”中李富春被打成“二月逆流黑幹將”的罪名,橫加陷害。但他始終拒絕檢查。蔡暢在婦聯也被奪了權,並逼她表態和李富春“劃清界限”。在鬥爭最嚴峻的時刻,“每當父親出去接受批判,母親總是守候在客廳裏等待他歸來,送上一杯濃茶,默默地陪伴著他,為他分擔心靈的傷痛”。
看著老人的笑顏,忽然想起,老人的前半生,忙於工作的父母難以給自己的子女如普通家庭的愛;後半生,因為政治的翻覆也有很多艱難時刻。
但是,她卻依然那樣愛笑。
一時,老人的影子,與《這裏的黎明靜悄悄》中那些女兵們的身影忽然混為一體。
這時,我才想起,這支一直回蕩在會場中的蘇聯紅軍軍歌的名字。
那是《神聖的戰爭》中的一曲。
向那場神聖的戰爭中犧牲和幸存下來的中國老戰士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