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潦草的誕生(2 / 2)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應用與醫學治療的基因調整技術被直接應用在新生兒身上。在他們還是受精卵的時候就開始剔除不良基因,有針對性的將需要的基因轉變為顯性。

最終誕生的就是智能媲美計算機、體能完全超越自然人,容顏俊美擁有黃金比例身姿的調整者。

最重要的是,優秀的空間適應力讓調整者可以在宇宙空間的微重力環境中常駐,他們成了開拓宇宙的完美先驅。故此,基因調整的熱潮開始在人類社會中迅速發酵,相當數量的夫妻紛紛生下調整者後裔,當然他們大都家庭富裕,貧民可支付不起基因調整的費用。

但問題出現了,一個調整者死了,非自然死亡,非謀殺,非自殺。

他變成了一灘血水。

基因崩潰,這一現象是基因技術不成熟的表現,它的出現給熱情的自然人澆了一盆冷水,基因調整的熱潮退去,有種族主義者掀起反調整示威,當時的地球聯合甚至出台了關於限製基因調整的法令。

但那終究阻止不了人類的渴望和自然世界的篩選,在外太空殖民的過程中,真正前往宇宙空間常駐的依然是調整者,隻有他們才可以長期生存。

時至今日,基因技術已經發展成熟,基因崩潰的現象早已不再出現,但生活著地球上的人仍然拒絕改變人類自身存在方式,他們羨慕也恐懼,於是拒絕並固守傳統。

現在是宇宙曆420年,人類開始月球殖民起算的宇宙曆已經成為泛太陽係所有國家、地區、獨立城市公認的曆法,洛木歌在主持“伊諾號”建設工作閑暇時就來觀察試驗體GDZ-001的生長狀態。

幾個月過去了,胚胎發育正常,原本頻繁崩潰又修複的基因序列已經開始穩定下來,似乎是適應了環境,GDZ-0基因片段在整個基因鏈條中轉變為隱性基因,不再對正常序列產生幹涉。

隻是原本經過調整的基因鏈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難以判斷好壞,但經過大量分析可以得知的是,將要誕生的這個試驗體,是宇宙空間的適格者。

雖然出現了一些意外,試驗體還算是按照人類胚胎正常的生長規律健康成長。

最終,又過了幾個月,在幾位研究人員的注視下,GDZ-001號順利誕生,和正常的人類嬰兒一樣瘦弱。

“植入智能機械共生體!”白發老頭在GDZ-001剛剛誕生時就下令。

所有白大褂研究員都楞了一下,還是那個金絲眼鏡開口:“博士,它隻是試驗體,不需要使用珍貴的共生體吧,何況共生體與它的身體會不會產生衝突。”

“這個試驗已經不需要進行下去了,我們已經收集到了我們需要的數據,對古代種的進一步利用不是我們的專長,土星的那些人會將它研究到極致。”老頭平靜的很,“他將作為正常的人類調整者生活下去,智能機械共生體才是我們的方向。”

沒有人能反抗博士,新生兒被放在手術台上,幾隻機械手伸過來托起他的身體,其中一根機械手抓著金屬針管紮進了嬰兒後頸,銀色液狀物注入幼小的身體。

智能機械共生體,火星科技的偉大成就,其實是微納米機械集群,通過不同的聚合方式,構建智腦、納米機器人,在人體內部生成全新的生態係統,監控身體每一個部位的變化,提供強大的計算力和執行力,可以讓宿主獲得身體的完全控製,參與人體幾乎所有的生物活動,輔助消化食物,分解和運輸營養物質,對人體進行精準的手術等等。

它的發明是火星研究院共同的智慧結晶,和基因調整技術一起被認為是開啟新文明的鑰匙。

微機械集群注入GDZ-001身體裏,溶入血液之中,沿著血管流動,分成兩股,一股來到腦部包圍了鬆果體,構建了智腦,還有一股進入心髒並隨著人體循環係統流轉不息。

在那之後,除了常規的身體檢查,洛木歌博士沒有再對試驗體GDZ-001號進行其他試驗,反而對GDZ-001進行基礎教育,並為他起了一個名字-木塵。

木塵像正常人類一樣在“伊諾”艦上長大,雖然在一個建設中的戰艦裏長大怎麼也稱不上正常,但對於他試驗體的身份而言,卻已經是一個好的不能再好的處理結果了。

洛木歌博士主持戰艦的建設工作,十分繁忙,照顧木塵的任務主要就落在了金絲眼鏡男的身上,這個中年人是洛博士的學生,名字叫蕭亮,跟隨博士已經近20年了。

從一個稚嫩的大學生到學識豐厚能夠獨立主持大規模試驗的精英學者,蕭亮一直兢兢業業的學習工作,洛博士對他十分器重,各種重大試驗都會讓他參與並主持其中的重要項目。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有孩子,有教育下一代的經驗,而博士沒有,據說專心於科學的洛博士在年輕時有過一位愛人,但她出了意外,兩人天人永隔,從那以後,洛博士就很少離開實驗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