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傳奇英豪篇(2)(2 / 3)

1947年10月15日,北平高等法院法官正式作出判決,判定金壁輝是叛國者,並處以死刑。判決文稱:一、被告雖有中國和日本雙重國籍,但其生身父親為肅親王,無疑是中國人,應以漢奸罪論處;二、被告同日本軍政要人來往密切,在上海“一·二八事變”中扮男裝進行間諜活動,引發了“上海事變”;三、被告參與將溥儀及其家屬接出天津,為籌建偽滿進行準備工作;四、被告長期和關東軍往來,並被任命為“安國軍司令”。

被槍決的是川島芳子嗎川島芳子的死刑被安排在1948年3月25日上午6點45分。

3月25日淩晨,在19團2營4連憲兵隊的警戒護衛下,法警到北平第一監獄單間牢房提人。川島芳子的牢房從一道鐵門進去,拐彎進去是典獄長辦公室,環境肅穆森嚴,牢房是一間間的平房。當局對川島芳子禮遇有加,不僅讓她住單間,而且不給她戴手銬,據說這是經軍統局特意關照過的。她的囚室是正方形的,由於年久失修,四周的白牆已經變成灰色,不少地方牆粉已經剝落。房間高度有3米半左右,上方有一個70厘米見方的鐵窗。天棚角上,有一個30厘米的窟窿,吊一個小燈泡,是與隔壁牢房共用的。房間裏放著一張寬一米、長兩米左右的木床,角落裏放著一個大馬桶。川島芳子已經在這裏關押了一年多。

當時,有很多記者聞訊趕到監獄,但是除了兩名美聯社的記者被獲準進入以外,其他記者卻都被拒之門外。

之後,行刑便開始了。川島芳子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是寫一封信給川島浪速,第二是洗澡換衣服。但是,隻有第一個要求被允許了,洗澡的要求因為時間的關係而沒有被允許。在寫完信之後,川島芳子便被迅速執行了槍決。

槍響過後,監獄的大門也打開了,記者們蜂擁而入。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具剛剛被執行了死刑的女屍。後來有記者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該屍頭南腳北,彈由後腦射入,由鼻梁骨上射出,頭發蓬亂,滿臉血汙,已不能辨認。後來屍體被火化處理。

在記者們看來,這實在是一場奇怪的行刑。不讓記者們觀看行刑的全部過程,這與當時的承諾相違背,再加上屍體已經麵目全非,根本就沒有辦法判定當時死的人是不是川島芳子本人。

關於川島芳子並沒有死的說法頓時傳遍全城,鬧得沸沸揚揚。其中有一種說法說得頭頭是道,當時被槍決的其實是一個名叫劉鳳玲的女犯。囚犯劉鳳玲因為在獄中病重,醫生也判定沒有治好的可能。監獄長就找到了劉鳳玲的母親,說要其女為某個身份很高的人做替身,如果答應就可以獲得10根金條,如果不答應,那麼母女的性命就難保。劉鳳玲的母親沒有辦法就接受了。但當時隻領取了4根金條,剩餘的6根在死刑執行後才能去領取。劉鳳玲的母親按照約定去領取金條,就再也沒有回來。劉鳳玲的妹妹劉鳳貞便向當局要母親,並向報界揭露了此事的始末。

另一種說法是蔣介石為川島芳子找了一個替身。

東京大學渡邊龍策教授對川島芳子的死提出了質疑,在他寫的《女間諜川島芳子》書中這樣寫道:報道引出了各種疑問。過去一直把川島芳子作為殺一儆百的典型,大肆進行宣傳,甚至將公審的部分情況拍成紀錄片。為什麼最為關鍵的行刑場麵,卻搞得如此神秘?處理得那麼簡單?為什麼無視慣例,連新聞記者都被趕出現場?為什麼隻許兩名外國記者進入現場?為什麼將麵部等處弄那麼多血汙和泥土,以至於難以辨認人的麵目?為什麼單單選擇辨認不清麵孔的時間執行死刑?

而寧波大學曆史係教授譚朝炎,其父曾經作為民國政府派出的憲兵觀察員經曆了審判、槍決川島芳子的全過程。據他說,川島芳子被槍決是鐵的事實。

整個過程其父一直作為觀察員在場,他對川島芳子很熟悉,不會搞錯。關於報紙上的報道不過是因為這次行刑的不公開而對法院十分不滿,和大家開了個過火的玩笑而已。由於川島芳子特殊的經曆,以致一些文章書刊把這些過程寫得很神秘,以訛傳訛,越寫越離譜了。

“現實007”——波波夫

“邦德,詹姆士·邦德”,這句耳熟能詳的電影台詞,隨著“007係列”電影在全球範圍內熱播而廣為流傳,想必很少有人會不知道電影主角“邦德007”。在電影中007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007,詹姆士·邦德是否有原型呢?

達斯科·波波夫,就是007係列電影中邦德的原型之一。他的一生充滿了驚險刺激,他的間諜生涯一點也不比詹姆士·邦德遜色,而且其間諜生涯的緊張性和危險性則更加激動人心,充滿著罪惡與仁智的殊死搏鬥。他被西方諜報界譽為“最勇敢、最快樂的諜報天才,具有巨大魅力和個性上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