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德國無條件投降(2 / 2)

柏林戰役結束後,新組成的鄧尼茲法西斯內閣和分散在其他地區的德軍殘部仍在同盟軍對抗。5月1日,鄧尼茲政府廣播了告德國軍民書,表示仍要繼續頑抗下去。與此同時,又派出代表與蘇軍聯絡,要求蘇聯同意鄧尼茲成立新政府後同各大國進行“和平談判”,企圖在保證法西斯政權和軍隊的前提下結束戰爭。在遭到蘇聯方麵的嚴詞拒絕後,鄧尼茲轉而向西方盟國謀求單獨投降。5月2日,新任德國海軍總司令漢斯·弗雷德堡上將同英軍蒙哥馬利元帥舉行會談,5月4日,達成在荷蘭、德國西北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以及丹麥的全部德軍向英軍投降的協議。5月5日,美軍雅各布·德弗斯上將接受了德軍在巴伐利亞和奧地利西部的G集團軍群,包括在福耳貝克和蒂羅爾地區德軍第19集團軍在內的部隊的投降。

5月5日,弗雷德堡奉鄧尼茲的旨意來到艾森豪威爾的盟軍總部聯絡,正式向盟軍司令部提出南部地域德國軍隊單獨投降的問題。艾森豪威爾深知:西方盟軍單方麵接受德軍投降,違背了雅爾塔會議精神,不利於與蘇聯的團結,美國政府急需盡快從軍事上擊敗法西斯德國的最後一個盟國——軍國主義日本。而要擊敗日本,沒有蘇軍的積極參戰,美軍尚需苦戰一年半和付出100萬人的傷亡代價。因此,艾森豪威爾通知約德爾:如果不立即簽訂所有戰場無條件全麵投降書,談判就立即結束,美軍將恢複空戰,並且“不許任何單獨投降的人員進入”美、英軍隊的戰線。否則,“我將封鎖整個盟軍戰線,並用武力阻止任何德國難民進入我們的防線,我不容許進一步的拖延”。鄧尼茲政府被迫同意無條件向各盟國投降。

1945年5月8日24時,在柏林市東南的卡爾斯霍爾斯特的德國軍事工程學校大樓大廳裏,正式舉行了德國無條件投降簽字儀式。朱可夫元帥主持了簽字儀式。接著,德軍最高統帥部的代表進入簽字儀式大廳,凱特爾向各盟國代表團團長遞交了鄧尼茲授予德國代表團全權簽署投降書的證書。隨即,凱特爾、弗雷德堡和施通普夫在一式九份的投降書上簽字。簽字結束後,德國代表被建議退出簽字儀式大廳。投降書規定,從1945年5月9日1時開始生效。

德國法西斯的敗降,是蘇、美、英等反法西斯同盟國經受無數苦難、遭受巨大犧牲、團結奮戰取得的偉大勝利。德國人民也“從可詛咒的希特勒國家中解救出來”。戰勝德國法西斯是一件具有世界曆史意義的大事,它對現代史發展的整個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