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春,李士群正在蘇州忙於籌備汪精衛“出巡”清鄉地區事宜,吳四寶忽為上海日本憲兵隊逮捕,報上也登載“國府”通緝令,通緝吳四寶,說是“破壞和運”。李士群得訊,慌忙奔走營救,費盡口舌,好不容易把吳保釋出來,但日本憲兵隊指明要李士群帶回蘇州管教,不能讓吳再在上海,李當然答應。臨行時,日本憲兵隊負責人對吳說:“李先生保你出去了,你吃點東西走吧。”當即給吳吃了一碗麵。次日,李士群把吳四寶帶往蘇州,這時吳覺得肚子疼痛,不時腹瀉,吳身體素稱結實,不疑有他,到了蘇州還去玄妙觀燒香謝神,不料第二天即暴斃。
李士群對於吳四寶之死,不免感到兔死狐悲,從此對日方宴會存有戒心。豈知一年以後,李也同樣死於日憲之手,從中毒到死亡,前後也是三天,和吳四寶之死如出一轍。
8.自作孽,不可恕
1941年7月1日,江蘇省的吳縣、昆山、太倉、常熟四縣開始“清鄉”,偽清鄉委員會成立駐蘇辦事處,李士群以清鄉委員會秘書長名義兼任處長。後來汪偽政權在江蘇淪陷區,分四個階段“清鄉”(吳縣、昆山、太倉、常熟、無錫、江陰、武進七縣為第一階段,太湖東南一帶為第二階段,鎮江、丹陽、揚州為第三階段,蘇北南通、如皋、海門、啟東為第四階段),李士群是實際的主持者。
1942年1月1日偽江蘇省政府改組,原主席高冠吾調往安徽,李士群繼任省主席(1943年改稱省長),同時,清鄉機構結束,由偽省政府接管,號稱“清鄉省政一體化”。此時李士群一身掌握省政、清鄉和汪偽統治區特工大權,又兼調查統計部部長和警政部長,鋒芒畢露,氣概不可一世。
1943年9月7日,李士群從上海乘早車回蘇州,偽省府各廳處局長照例到站迎接,當時李的精神萎頓,沉默無言,出站後即乘保險汽車駛回護龍街822號住所。當天下午傳來消息,說省長身體不適,大家認為或係路途辛苦所致,不足為奇。第二天,又傳出消息說,他身體很不好,家屬焦急,已向上海聘請名醫來蘇治療。當天上海來了幾位醫師,都診斷不出什麼病症,注射了許多針藥,仍無療效。其症像是周身大量出汗,幹毛巾都來不及更替使用,並不時腹瀉。
第二天早晨,李士群病危消息傳至日本駐蘇州部隊,即由小林師團派了三位高級軍醫前來診斷,很快便斷定說:“李省長是中毒,瞳孔已經放大,關節失靈,已無法挽救。”又說:“在我們本國,這種中毒的人也時有發現。凡是已發現中毒現象的人,首先要化驗血液,要經過24小時的細菌培養,才能得出中毒的結論。但等到結論出來,病人都已無法救治,所以這樣中毒的人是百死無一救的。”延至第三天下午,李氣絕斃命,時年39歲。
李士群死後,偽省政府成立治喪委員會,料理身後事宜,並急電汪精衛報喪。第四天,南京派偽行政院秘書長陳春圃來蘇,代表汪精衛致祭,並參加入殮儀式。
過了幾天,日本憲兵隊忽然要根究李士群中毒消息的來源,並向李公館辦事人員和葉吉卿氣勢洶洶地追根問底,威脅葉吉卿說:“不可再說李先生是中毒,該說是病死的。”從此大家再也不敢提起“中毒”兩字。據說先前日本駐蘇部隊和憲兵隊並不知道其中的底細,俟後接到上級指示,搞清楚內幕,才有徹查中毒消息之舉,否則小林師團派去的高級軍醫也決不會說李的病源是中毒了。
在停靈期間,不知是誰發起,通知偽調查統計部所屬高級人員到李公館集會,到會的有偽調統部次長後升部長的楊傑、次長夏仲明,上海政治保衛局局長萬裏浪,以及馬嘯天、葉耀先、胡均鶴、晉輝、唐克明等數十人。
接任偽江蘇省長的是陳群。同一時期,偽淮海省省長郝鵬去職,由郝鵬舉繼任。當時社會上盛傳著一副對聯:上聯是“陳群、李士群,去了一群,又來一群”;下聯是“郝鵬,郝鵬舉,你幹此舉,我幹那舉”。這副對聯,對賣國求榮、殘害人民的民族敗類,表達了高度的憤懣和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