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人類 —— 南部猿人 我國最早人類的巫山人
巫山猿人遺址位於我國三峽腹地的重慶巫山縣龍坪村龍洞堡西坡龍骨坡,這裏除了發現的兩件古人類化石外,還發現了一批石製品和120種古脊椎動物,其中哺乳動物化石116種。
後經考證,這兩件人類化石是生活在201萬年至204萬年前的巫山人。巫山猿人遺址被譽為“中國人類曆史最早的搖籃”。
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坐落在長江巫峽南岸,一個恰好位於北緯30度上的小山村,它距離長江邊50千米,海拔在800米左右。
龍骨坡是由石灰岩構成的山體,南坡有一巨大裂隙,稱為“龍洞”。北側與洞外溝穀相通,南側伸向石灰岩內部,其中堆積大量的角礫、礫石、砂質黏土和黏土,堆積物由鈣質膠結。
這個高大的龍洞是當地的一景,逢年過節,有不少鄉客來這裏遊玩,或燒香祈福。
關於龍洞的來曆,當地有這樣的傳說。說是一個傍晚,在龍坪村的上空忽然升起了一團火球,隨著一聲巨響,龍坪西側的石壁四分五裂,一條蛟龍鑽出巨洞,變成白發老人,並順著放牛娃手中的鐮刀騰空而去。
重慶龍坪巫山人遺址從外形看,酷似一個猿人的頭像,遺址的堆積物中有劍齒虎、桑氏鬣狗、大靈貓、乳齒象、爪蹄獸、巨羊和大熊貓小種等已絕滅的古動物化石。據初步推測,這些古老的動物種群至少超過100萬年。
在這個山崖下,發現了帶有兩顆牙齒的一段人屬下頜骨,從牙齒和牙床的形態特征看,它與北京周口店的女性猿人非常相近,它的主人應該是人類。而從牙麵的磨蝕程度看,這是一個老年女性的牙齒。“巫山能人”從此問世,她後來被命名為“巫山老母”。
在巫山含人屬化石的黏土層中,還有一顆猿人牙齒,這一顆白色的、閃爍著琺琅質光澤的牙齒,初步確定為人類的上門側內齒。根據它的磨蝕程度和形態特征,判定這是一顆少女牙齒,於是便命名為“巫山少女”。
在當地廣泛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巫山神女的故事,她是不是就是“巫山少女”的原型呢?
傳說巫山神女為天帝之女,也有說為華夏始祖炎帝之女,本名瑤姬,未嫁而死,葬於巫山之陽,因而為神。
炎帝的三女兒瑤姬是姐妹中最美麗、最聰慧、最多情的,她充滿了美好的夢想,曾經多次夢見,有個英俊的王子騎著白馬把她接走了,但是她總被靈鵲兒驚醒了,打攪了她的美夢。
瑤姬為情所困,慢慢地病倒了。花園裏,小河邊,再也聽不到她那銀鈴般的笑聲了。
炎帝雖是藥神,但也無能為力,瑤姬去世了。她的屍身葬在花團錦簇的姑瑤山上,香魂逐漸化作了芬芳的瑤草。瑤草花色嫩黃,葉子雙生,結的果實好似菟絲。傳說女子若服食了瑤草果,便會變得非常漂亮,並十分惹人喜歡。
據傳說,瑤草在姑瑤山上,吸取了日月精華,若幹年後,便修煉成了巫山神女,仍被人們稱為瑤姬。
後來大禹治水,一路鑿山挖河,他來到巫山腳下,準備修渠泄洪。突然間,狂風大作,直刮得地動山搖,飛沙走石,簡直是暗無天日。巨浪滔天的洪峰,像連綿的山巒撲麵而來。大禹措手不及,隻好撤離江岸,去向巫山神女瑤姬求助。
瑤姬十分敬佩大禹治水的精神,也可憐那些背井離鄉、傾家蕩產的災民,她於是傳授給大禹差神役鬼的法術和防風治水的天書,幫助大禹止住了狂風。
瑤姬又派遣狂章、虞餘、黃魔、大翳、庚辰、童律、鳥木田等神,用法寶雷火珠、電蛇鞭,將巫山炸開了一條峽道,讓洪水經過巫峽從巴蜀境內流出,湧入了大江。從此,飽受洪災之苦的巴蜀人得到了拯救。
又過了幾千年,到了戰國時期,楚懷王到雲夢澤打獵,在高唐館休息。在朦朧之中,他看見一個十分美麗的女子款款向他走來,這女子說:“我是炎帝的三女兒,名字叫瑤姬,我沒有出嫁就去世了,在巫山成神了,我的精魂化為了仙草,成為了靈芝。”
楚懷王見這女子是天地陰陽的絕妙造化,蘊含有天地間的一切之美。她美麗的外表簡直絕世無雙,楚懷王於是頓生愛慕之心,便留下了一段美好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