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敘利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呢?敘利亞領土麵積18.5萬平方公裏,人口近2千萬,人均GDP在中東國家中排名靠後,但卻是中東地區軍事強國之一。然而以色列“賈菲戰略研究中心”認為,敘利亞軍隊缺乏實戰訓練,若美敘動武,敘利亞絕對占不到便宜。敘利亞與黎巴嫩特別是黎巴嫩真主黨關係密切,而美國和以色列將真主黨列為恐怖組織。伊拉克戰爭後,美國繼續指責敘利亞企圖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支持恐怖主義。敘利亞一邊表示願意與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進行合作,一邊也表示不會向美國妥協。由於敘以矛盾始終難以解決,美敘之間也很難有根本性的改善。
盡管美以不斷指責敘利亞,甚至發出戰爭威脅,但美國將敘利亞作為新的打擊目標,短時期內還難以做到。“911”事件後,敘利亞在反恐問題上為美國提供了一定的合作,在伊拉克問題上表現得很克製。敘利亞是中東的重要國家,同除以色列之外的所有中東地區國家保持著良好關係。法國、德國、英國等歐盟國家和俄羅斯也同敘利亞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如果美國發動針對敘利亞的戰爭,勢必會惡化與上述重要國家的關係。在美國仍然陷在伊拉克泥潭的時候,他還不會去冒這麼大的風險。
利比亞:美國對利比亞的指責主要集中在製造泛美航空公司客機案、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支持恐怖主義上。1988年,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機在飛經蘇格蘭小鎮洛克比上空時發生爆炸,造成270人喪生。次年,一架法國聯合運輸航空公司的客機在尼日爾境內墜毀,造成170人死亡。美、英、法3國指責利比亞製造了這兩起空難事故,並推動安理會於1992年和1993年通過對利比亞實施一係列製裁措施的決議。2003年8月,利比亞和美英達成協議,利比亞承認在泛美航空公司空難事件中的責任,譴責恐怖主義,並同意在製裁取消後分批為洛克比空難遇難者親屬支付27億美元的賠償金。利比亞的核計劃始於上世紀70年代。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利比亞與英國和美國進行了多次秘密談判,並於2003年12月正式宣布自願放棄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接受國際社會的核查。12月28日,巴拉迪率領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組視察利首都的黎波裏地區的4處核設施。2004年1月,利比亞正式批準《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並正式申請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3月10日利比亞在維也納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附加議定書,允許該機構的核查人員對其境內的所有核設施進行突擊式檢查。2006年5月15日美國國務卿賴斯發表聲明,宣布美國決定全麵恢複同利比亞的外交關係,重新開放駐的黎波裏使館,並將利比亞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上刪除。因此,美國已不存在軍事打擊利比亞的可能。
蘇丹:美國對蘇丹的指責主要是支持恐怖主義、獨裁和武力鎮壓人民。2003年2月,達爾富爾地區的部族武裝、民兵組織和蘇丹政府軍之間爆發大規模流血衝突。同年8月,非盟派遣維和部隊在達爾富爾地區執行監督停火任務。當前,聯合國已介入蘇丹國內局勢,蘇丹各方也已達成停火協議。美國指責蘇丹支持恐怖主義並沒有直接證據,隻不過擔心蘇丹會成為“基地”組織的下一個活動基地。美國對蘇丹的石油等能源窺視已久,這可能是它向蘇丹政府施壓不便言明的原因。近期內,美國有伊拉克問題、朝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要處理,不大可能對蘇丹使用武力。
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已被推翻,伊拉克新政府也已經成立了,但伊拉克局勢還很不穩定,幾乎每天都會發生炸彈襲擊事件,令美軍十分頭痛。美國也想從伊拉克泥潭中拔出來,培訓伊拉克軍隊,以便其擔負起伊安全事務,但伊拉克混亂的局勢一時還難以有根本改善,針對美、英等國家駐軍以及伊拉克政府軍的襲擊也不會停止,美軍在伊拉克仍然處於戰鬥狀態,伊拉克戰爭這樣大規模戰鬥不會重演,但小規模戰鬥還會經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