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被擊落的版本外,關於大角的死因目前還有其他兩個版本。其一是天氣導致墜機。2月5日這天,鬥門大赤坎村晨霧迷蒙,十幾米外看不見人影。天剛亮,幾架飛機從東麵飛來,當地村民以為是日機來轟炸,紛紛躲避,其實這正是大角岑生乘坐的“微風號”。
而在經過黃楊山第一峰時,可能是由於領航飛機在大霧中沒能看清黃楊山主峰,待看到後,前機急忙拉升飛機。而緊隨其後的“微風號”卻躲閃不及,一頭撞向黃楊山的牛軛嶺,拖出一條十多米長的坑道後,撞在石壁上爆炸了,機上的大角岑生和海軍少將須賀彥次郎等人頓時全部喪命。
其二是有預謀的墜機事件。事發半月後,倫海濱再訪黃楊山,當地一些人向他反映,在日軍軍營附近常發現“南支派遣軍反戰大同盟”散發的標語和傳單。因此也有人認為,這架墜毀飛機的機師可能是“反戰大同盟”成員,用撞機滅帥的手段來破壞日軍的南進計劃。不然,為什麼前後護航的機組能安然越過黃楊山,唯獨大角岑生的座機機毀人亡呢?由此有關大角墜機也出現了第三種說法。
被擊落也好,座機撞山也罷,大角岑生——這位太平洋戰爭的策動者,裕仁天皇的寵臣就這樣在中國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