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紫梅峰。
匪首李彬一夥,隱藏在這座奇峰山腰的一座香菇棚裏。這裏地處南豐縣與福建省建寧縣邊境,山高林密,地形複雜,人煙稀少。剿匪部隊和公安幹警接到匪情報告後,立即前去圍剿,擒拿匪首李彬。
匪首李彬,號文質,南豐縣傅坊鄉傅坊村人。解放前,他曾任國民黨江西省參議員、南豐縣副縣長等職,無惡不作,人稱南豐縣“土皇帝”。1949年夏初,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江西挺進,李彬搜羅當地的惡霸、流氓、慣匪等1000餘人槍,並被匪首黃鎮中委任為“江西省豫章山區綏靖司令部第7總隊”副總隊長兼19支隊支隊長。
1949年5月10日,南城、宜黃解放,18日黎川解放。南豐已處在最前線,李彬忙以副總隊長的身份,指揮下轄的第20支隊曾勳柱部、21支隊鄒富成部、獨立營曾唯部和自己兼任支隊長的第19支隊,號稱一個師,破路挖溝,修築工事,積極備戰。8月17日,解放軍攻克南豐,這些號稱一個師的匪徒,不堪一擊,很快土崩瓦解,四處潰逃。
8月18日,解放軍不顧作戰疲勞,急行軍70餘裏,攻克李彬的老巢———傅坊。窮途末路的李彬威逼裹脅20歲至40歲的青壯年數千人,布防在南豐縣與福建建寧縣交界的甘家隘,企圖負隅頑抗。甘家隘位於高山峰頂,山道盤旋上隘口,路途10餘裏,地勢險惡。解放軍為解救這數千群眾,展開了強大的軍事和政治攻勢,使數千群眾放下武器,一哄而散。李彬的嫡係19支隊也迅速瓦解,丟下槍支彈藥,向人民解放軍投降。驚慌的李彬隻得帶領少數親信和家屬匆匆逃往建寧、泰寧、寧化一帶投靠把兄弟。年底,建寧、泰寧、寧化相繼解放,李彬一夥便在建、寧、泰過著流竄的日子。
1950年初,南豐縣黨政軍領導,從投誠的人員中得知李彬的逃向後,通過渠道給李彬去信,曉以大義,勸其放下武器向人民投降。信中保證他投誠後的安全,告誡他不要執迷不悟,自取滅亡。李彬接信後,不但不幡然悔悟,反而指揮其親信在農曆正月初十,製造了“馬腳嶺慘案”,殺死四區人民政府財糧助理周濟世和縣委通訊員嚴先友,搶劫過往客商數百人,犯下了新的滔天罪行。
1950年夏,福建省建、寧、泰三縣開始了大規模清剿殘餘匪徒的行動,大軍進逼,勢不可擋。李彬的把兄弟,有的被擊斃,有的被生擒,其餘的也是過河的泥菩薩———自身難保。李彬整天過著蠅營狗苟的日子,後來實在呆不下去了,遂於1950年中秋節前夕,帶領其夥20多人偷偷潛回南豐,藏在紫梅峰浙江香菇客李某和沈某的香菇棚內。
紫梅峰地處傅坊鄉官磚村不遠的大山裏,距傅坊18華裏。李彬一夥潛入紫梅峰後,行動十分詭秘,出沒山中隻從小溪中行走,不留任何蛛絲馬跡。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傅坊是5天一墟日,每當逢墟,香菇客都要為李彬一夥匪徒購買糧食、肉類、煙酒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數量之多,過去從未有過。這一行跡引起了駐傅坊剿匪的第483團指戰員和當地政府、幹部、群眾的注意。隨後,解放軍戰士化裝成當地農民,在積極分子帶領下潛伏到紫梅峰附近,觀察和掌握了李彬一夥居住的香菇棚四周的地形。為了避免打草驚蛇,表麵上一切照常,內部則加緊部署,作好戰鬥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