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個星期課後,這天輪到尼克·烏列夫中校講部隊裏的武器製造及選用。這是以前大家接觸比較少的課程。
尼克·烏列夫中校手持一個長方形的盒子,走進了訓練中心的第二會議室。把盒子放在講台上。
“各位同學,今天由我來給大家講一下,有關武器方麵的知識。在生化之戰後期,由於資源缺乏和武學興起,熱能武器退出了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與武學相適應的聚能武器。”
烏列夫中校在盒子上一按,把盒子打開,取出一把劍鞘上雕刻著古代中國神話中龍的長劍。然後把全息影像探頭焦點鎖定寶劍,講台前麵出現了劍放大了的全息影像。
尼克·烏列夫中校右手在劍柄上一按,一道青色的寒光閃過,呈現在大家麵前的是一把劍身長約一百厘米,寬約五厘米,流動著青色熒光的寶劍。“大家看,這把劍就是新式的聚能武器。”
大家覺得納悶,這不是一把很古老的兵器嗎,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啊。
烏列夫運起功力,左手在劍身上輕輕一彈,“罄”的一聲,劍身微顫,發出清脆的金屬振鳴音,回蕩在第二會議室。
烏列夫中校眯起眼睛,像是在聆聽美妙的音樂,過了一會他才繼續說道:“大家可能覺得奇怪,這不是一把普通的劍嗎?其實,這把劍隻是形狀和古代的劍相似,現代的兵器和幾千年前的兵器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像這把劍叫做青龍劍,是部隊內部校級軍官的標準佩劍。它是以鈦銀錳合金為劍胚,按照一定比例經多次焠煉鍛造而成。這種合金材料電阻很小。能有效的傳遞氣引起的分子振動。而且,它的表麵由部隊兵工部門用元素轉換強化過。因此這種劍硬度極高,達到了十二。”
“有那麼誇張嗎?”一個學員驚呼道。
烏列夫看了看大家一臉不相信的樣子,輕輕的撫mo了一下劍身,然後詳細解析道:“我們知道金剛石和石墨同樣都是由炭原子構成的,金剛石為10,而石墨的硬度隻有1。為什麼他們的硬度差別這麼大?是因為他們的結構不同。石墨內部的碳原子呈層狀排列,層與層之間聯係力非常弱.所以石墨的硬度低.
金剛石內部的碳原子呈“架”狀三維空間排列,一個碳原子周圍有4個碳原子以空間三角形相連,這種結構在各個方向聯係力均勻,聯結力很強,因此金剛石具有高硬度的特性。元素轉換就是利用了這個道理.改變了劍表麵金屬原子之間的結構。讓劍堅硬無比,同時還具有抗腐蝕作用。不過這種原子級別的元素轉換極為消耗能量,以我的能力而言,做一把厚度為五毫米元素轉換的青龍劍,需要大約三百個小時。這種劍的材料和製作方法,在航天領域應用也很廣泛。不過,由於製作過於困難,現在還不能量產。在一般生活中很少有碰到,你們不知道也不奇怪。”
烏列夫中校將劍柄掉過來,指著上麵的一個青色的小晶體,靠近全息影像的探頭。一個閃著青綠色光芒的錐型水晶展現在大家麵前。“大家看,這裏有顆水晶,看起來很美觀。不過,大家不要以為這隻是個裝飾。這顆水晶,實際上是一個增幅器的供能晶體。這種佩劍統一在劍柄上加了一個增幅器,能將劍氣增幅百分之一百二十。”
“報告,”一個矮個,麵色黝黑,四肢粗壯的學員舉手說道。
“庫巴同學,有什麼問題?”
尼克·烏列夫中校看了看他說道。
庫巴站起來回答:“報告長官,這個增幅器是怎麼增幅的。我以前做的增幅器最多隻能增幅百分之六十。”
庫巴是美洲新奧爾良學院來的,對機械和元素轉換很感興趣。海天的交流會他也去了,不過他參加的是機械係的討論,夏易對他沒有什麼印象。
尼克中校笑道:“這位同學很好學,嗯,在坐許多學員對增幅器可能還不是很了解。那我就順便說一下增幅器是怎麼工作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