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忽略物質生活的話,張小花的日子過的還是不錯的。

白日裏跟著張大牛上山下水弄吃的,割豬草,回來幫著趙氏喂豬喂雞。

不用上學,不用做作業,不用天天向上,和劉氏鬥智鬥勇還有點小刺激,這童年還真是無憂無慮!

因為有了那筆錢,她隔幾日就叫張大牛去楊寡婦家買點吃的,既然有了條件,她就絕不叫自己餓肚子。

每次都會給趙氏留兩張,趙氏自然分給張老大留一張,張老大覺得吃獨食很對不起劉氏,便越發對劉氏恭敬了,而劉氏也越發滿意,每日滿麵春風的去串門,似乎看張小花這個礙眼的都有些順眼了。

張大牛憂心忡忡,張小花卻覺得這件事早晚瞞不住,不過在這之前還是先叫張大牛去賣一次藥,到時候也好說。

張大牛覺得妹妹說的有理,開始挖藥材。

不要想那些人參首烏了,就算有也不是他們這些小孩子能挖到的,或者說張小花的穿越光環還不夠,反正跑了一個多月的山,連根人參首烏的毛都沒見到。

這裏最普遍的藥材就是黃芩,隻是不止張大牛他們挖,其他的孩子也挖,價錢不多,但適合小孩子。這樣一來,附近就沒有了,隻能去山林深處。

還是和趙家三虎一起,進了深山,這次帶著幹糧去的,足足在楊寡婦那買了二十張大餅。

有了足夠的時間,人數也多,黃芩挖了很多,下午的時候就趕回來了,趙大虎說直接去鎮上賣掉。

趙二虎自告奮勇去找車,等買了藥材再給車錢。

張小花知道這是之前她說買了藥材請大家喝羊湯引起的效果。

張大牛同意了,趙二虎撒歡地跑去。

所謂的找車和現在打車差不多,不過這地方可不像現代出租車那麼多,得碰運氣。

趙二虎的運氣還不錯,沒多久碰上鄰村一人去鎮上辦事。

對方雖然是驢車,可四條腿總比兩條腿快,講好了十文錢他們坐上了車去了鎮上。

來到鎮上,驢車主人去辦事,雙方約好半個時辰後在城門彙合,他們背著藥簍子去找藥店賣。

這也是張小花第一次來到古代的,嗯,算是城市的地方吧。

從張大牛那裏得知,這個國家叫大周,他們那個村叫張家村,這個鎮叫張家鎮,距離這裏八九十裏的地方就是大周的首府,京都!

乍一聽張小花嚇了一跳,她還是首都人士啊!

可怎麼一點都沒首都人士的感覺呢?

在她看來,張家村就是一個邊遠山區,完全和一國之都挨不上,畢竟怎麼著她住的也在五環吧?

如今走在張家鎮上,看著簡陋的街道房屋,釋然了,這地方還不如現代的鄉鎮呢,更別說她的五環了。

人倒是很多,窮的富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買的賣的,來來往往,很是熱鬧。

張小花興致勃勃以旁觀者的身份欣賞著,發現年輕的小姑娘也很多,看穿著不是窮人,身邊還跟著丫鬟,從中可見,這裏並不限製女孩子出門,這也叫她舒服了一些。

最討厭的就是那種女孩子要養在深宅大院裏,一旦被人看到不是上吊就是沉塘,不死也是青燈一盞了卻一生,什麼玩意啊!

還好還好,自己穿越的地方沒那麼變態。

走了幾家藥店,張大牛將藥材買了,結果才三十五文錢,去掉十文的車前,他們所能支配的隻有二十五文。

好可憐!

可張大牛他們卻很是滿足,一起去喝羊湯。

還剩下一些大餅,羊湯就大餅想想就叫他們激動!